根據日本船舶出口協會(JSEA)的數據,2016年7月份,日本造船廠只收到了8份新造船出口訂單,而去年同期的數字是25份,訂單數下滑明顯。
這八份總噸位為303299的新造船訂單,包含1艘油輪和7艘散貨船,散貨船中有兩艘靈便型散貨船、三艘大靈便型、一艘超巴拿馬型船和兩艘巴拿馬型散貨船。2016年6月,造船廠出口新造船訂單數更是糟糕,日本造船廠僅僅有四份出口訂單。總噸位為162700,這四份訂單包含了兩艘大靈便型和兩艘巴拿馬散貨船。
在今年的4至7月三個月期間,日本造船廠共計有一百萬總噸位的26份新造船出口訂單,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是895萬總噸位,新造船出口訂單總數是162份。
由于需求低迷和結構性產能過剩導致的低運價,船東在長期放緩的干散貨船和集裝箱運輸市場選擇削減新造船訂單。
IHS海事貿易早前稱,全球主要的造船國會在2016年間備受考驗,因為造船業進入了最近最艱難的日子。
IHS說,干散貨船隊今年預計會有相當低數量的新造船訂單,集裝箱船隊可能也會因為今年的產能過剩面臨同樣的困境,產能過剩也對船公司的生存構成了威脅。
來源:海運圈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