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集團解體,三星重工路在何方

    三星未來戰略室聯絡組組長李俊(副總裁)于2月28日下午于首爾瑞草公司大樓宣布了解散事實聲明。據聲明,未來戰略室室長崔志成(集團副董事長)和未來戰略室次長張忠基(總裁)等 9 名高層干部也于今日全體辭職,同時表示,這些人將完全離開公司,不接受顧問等職稱,其余員工也將回歸各子公司原部門。這未來戰略室對于三星集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職能部門,三星未來戰略室是三星的內部核心組織,直接掌管各子公司的重大業務的戰略、企劃、人事、法務、宣傳等工作,共有200多位員工。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 1959 年,三星創始人李秉喆為加快三星發展,成立了一個 20 人左右的會長秘書室,直至 1998 年才改名為集團結構調整總部,2006 年更名為戰略企劃室;2010 又改名為未來戰略室,共走過了 60 年的歷史。可以說該部門的高度集權幫助三星走向了行業巔峰。這三星是怎么走到如此地步的呢?

    這要從韓國財閥經濟的文化說起,這種財閥經濟的本質實際上是一種國家主導的速效資本主義。在軍政府統治時代的韓國,政府依靠經營許可權優先賦予政策和金融特惠政策等對大企業提供強大且全面的政治經濟支援和庇護。此后的60、70年代經濟發展過程中,除了政府的強力主導之外,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外資援助。但是在80年代激蕩的民主化運動中,韓國進行了政治經濟方面的民主改革,雖然確實進行了一定的政治改革,但是對于政經勾結等權利型腐敗的另一主角卻動刀甚微。甚至在冷戰結束之后為了把國際化和開放程度作為國家追求的目標,政府和媒體都在宣傳提高國家競爭力之時,以三星為首的財閥企業不僅沒有被打擊而是利用這種有利形勢,在社會上擴散和強化應該優先發展強化企業競爭力的話語,從而使得財閥企業從需要改革的對象搖身一變成為了需要支援和優先發展的對象。

    這種立場的改變又失去了軍政府的強硬手段,以至于韓國政府失去了對財閥企業的管理和控制的權利,也無法再對財閥企業進行改革,而財閥獲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幾乎要成為自成一體的小帝國,并且利用其經濟能力牽制政府,影響政府的經濟政策,乃至控制社會輿論。

    在經歷了8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之后,韓國進入了90年代的民主政治時代,但是很明顯變化的只是政府和財閥之間的拉鋸動態,不變的是一如既往地政經勾結。所以近代暴露出的問題就是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財閥企業的全社會的擴張、民選政府對財閥企業的曖昧態度,越來越多的丑聞和貪腐事件、不斷被擠壓的中小企業和不斷拉大的社會貧富差距。

    在這次樸槿惠政府的“閨蜜干政門”事件中,三星集團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這樣一個政經勾結的腐敗大財團,又因其家族繼承的局限性,在此次事件之后三星集團“太子”李在镕被捕,一干重要執政人員的辭職,終于迎來了三星集團的解體。

    此次三星集團的解體也許就是一個韓國財閥經濟衰敗的信號,對于韓國來說三星靠著綁架韓國政府經濟,過去在韓國大包大攬了各種各樣的業務,大到坦克、艦船、建筑,小到一針一線餐桌上的泡菜。這么多的業務,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為了攫取政府補貼、進行公司內部的關聯交易,并沒有發揮應有的市場創造力,同時也打壓了韓國中小企業的市場活力。如果三星倒下,第一件將要發生的事就是旗下花樣繁多的業務,快速拆分成一個個中小企業,提高整個市場的活力。

    而作為三星集團旗下子公司之一的三星重工而言,三星集團的解體應該算的上是一個壞消息,在經歷了去年航運業的寒冬之后,三星重工可以說是度過了危機重重的一年,還一度傳出將與大宇造船合并的消息。而此次更是失去了集團的支持,并且在3月3日三星電子宣布,下屬企業三星重工的總裁Kim Jong ho將到三星電子供職,領導團隊監督產品質量和制造工藝的改進。不曉得在換掉主心骨之后,三星重工的路在何方。但是總體來說,在2017年航運業還不明朗的時候,迎來如此致命的一擊,三星重工乃至三星集團的未來都不甚明朗。

    來源:中國海事服務網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