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遠船務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SPCC成員船廠2016年修船產值達到124.59億元,完工量4039艘。其中中遠船務以26億修船產值、703艘完工量占據榜首。與2015年業績相比,友聯船廠、大船重工、北船重工等3家船廠雖然修船完工艘數下降但產值增長。參照國家統計系統的數據,修船行業就總體來說,修船總量是下降的。
在嚴峻的市場形式下,修船產業還需進一步完善,盡管供給側改革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還沒有取得根本突破,去產能的市場機制還沒不夠規模化,去產能步伐仍在小步慢走,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仍存在,加上勞動力成本上升,更進一步加重修船企業的負擔。
雖然存在的問題仍較多,但相比2016年,修船產業升級也取得一些成果,船廠管理普通提高,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實施,綠色修船得到長足進步,民營企業的內部管理也開始規范化。
對于2017年的修船市場,預測是謹慎樂觀的,修船分會根據近期的調研,2017年的修船將呈現逐月逐季上升的趨勢。一是來自于船東的修船計劃;二是來自于對壓載水公約和尾氣排放限制法規的執行力度的判斷;三是對國民經濟、外貿進出口和匯率升降的預期。行業應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經濟運行新常態下的又一個增長小高峰。
據英國機構關于2016-2021年全球民船修理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民船修理潛在收益的分布為:亞洲區域占有最大份額,行業潛在收益48.9億美元(約合337億人民幣),全球占比36.03%;非洲,歐洲及中東區域,行業潛在收益42.9億美元(約合296億人民幣),全球占比31.59%;北美及加勒比海區域,行業潛在收益30.7億美元(約合212億人民幣),全球占比22.64%。該三大區域的民船修理的2017年的行業潛在收益為122.5億美元(約合845億人民幣),占全球份額的90.26%。
根據以上分析,中國修船在全球的比例,雖然工程量(完工艘數)高達四成左右,但是價值量不到兩成,說明高附加值的訂單是大有空間,潛在市場的開拓可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