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船塢為什么這么重要?

    近日,俄羅斯重振海軍的夢想遭到重重一擊,其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在維修中突發事故,維修工廠中的起重機砸向航母并形成一個4×5米的大洞,也導致PD-50浮船塢直接沉入水下。一開始,俄羅斯某官員還堅稱補救措施得當,航母的修復工作也不會受到影響。不過,經過綜合評估后,俄羅斯官員不得不承認,在PD-50大型浮式干船塢沉沒后,他們已沒有能力對航母進行維修,而再次出航也變得遙遙無期。那么,為什么浮船塢如此重要,沒了它航母就要趴窩呢?



    (圖片來自網絡)

    船塢對大、中型船舶維修企業而言是其必不可少的主要基礎設施之一。現代船塢可分為干船塢和浮船塢,干船塢即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傳統意義上的船塢,它建筑在瀕臨適當水域的陸地上,用以安放待修船舶;而浮船塢則是船舶維修的海上浮動平臺。船舶要修船時,進入浮船塢,其方法是:先在浮船塢水艙內灌水,使浮船塢下沉至塢內水深滿足進塢船只吃水要求時,用設在塢墻頂上的絞車將待修船牽引進塢。同時,將待修船舶對準中心軸線后,四面系纜固定。然后,抽去浮船塢水艙內的水。此時,使船塢上浮,直至塢底板頂面露出水面。這樣,待修船舶也隨著塢底板露出水面。于是,便可開始船舶修理工作船舶修理完畢,而艦船出塢時,操作程序相反。

    作為海上浮動的船舶維修平臺,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陸基船塢而言,浮船塢具有其明顯的優點:船舶進浮船塢不受時間(潮汐大小)的影響,而入干船塢必須選擇在適當大潮時進行;能主動地機動接近需進塢船舶,為盡快地讓待修船舶入塢,保持破損船舶的生命力以及為盡快進行維修爭取時間。

    因此對于海軍大國而言,足夠數量的浮船塢,不論是保障艦艇在平時的計劃修理,還是保障在戰時的緊急戰損修理,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浮船塢在俄羅斯應用最為廣泛,特別是俄羅斯海軍擁有通用型;針對于某些特定艦(艇)型以及特殊用途的浮船塢100余條,其排水量從8t到80000 t,它們對保障俄海軍艦艇的維修及技術服務,維持艦艇的在航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次發生事故的PD-50浮動船塢,位于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第82船舶修理廠內,該船塢建于1980年,長330米,寬67米,標準載荷8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浮船塢,主要用于對俄軍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進行維修,由于只有它才能盛得下航母的“體量”,所以沒了這把金剛鉆,俄羅斯船廠就難攬修航母的瓷器活。

    (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年來,中國浮船塢發展的也很迅速,為中國海軍走向大洋奠定了堅實基礎。2016年3月中國首艘自航式浮船塢“華船一號”日前成功在珠江口對某型軍艦進行了模擬“戰場”修理。“華船一號”自帶雙主機動力系統,可自航至任務海區完成保障任務,有效改變了以往戰艦修理必返港、浮船前出需拖帶的現狀。它可滿足目前海軍除航母外所有主戰艦艇進塢修理需求,還可對3萬噸以下民用船舶提供進塢維修保障。而在前不久的第十三屆大連國際海事展上,中國推出了國產核動力綜合保障船的模型。該船在設計上擁有一個船塢、4臺起重機和2個補給門橋,船艏有一個直升機平臺,不但可以跟隨艦隊進行補給,而且可以對艦艇貼身保障,如果戰場上有船舶受損,可以進入這艘保障船的船塢進行維修,幫助艦隊持續作戰。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蘭順正

    策劃:宋雅娟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