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石油707”號綜合勘察船交付

    近期,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設計、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為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海洋石油707”號綜合勘察船順利交付。該船是國內首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綜合勘察船,其基本設計及詳細設計都由上海船院完成。該船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配套設備的國產化率創下了同類海工產品的新高。除井架與通信系統外,該船其余配套產品的供應商均為國內廠家。這標志著我國在綜合勘察船領域的研發及配套技術已趨成熟。

    “海洋石油707”號采用電力推進,可航行于無限航區,屬上海船院自主開發的綜合勘察船“TUNA S”系列中的S600型。該船入級中國船級社(CCS),總長80.3米,型寬17.8米,吃水5.85米,配備鉆井取樣系統,名義鉆深不小于600米,可進行工程地質取樣、原位靜力觸探測試(CPT)等作業。該船配備了多種用于海底勘探的聲學設備,可進行水深、地形測量,淺地層剖面和海底地貌及障礙物調查,高分辨數字地震調查,以及海洋水文環境觀測。值得一提的是,該船還取得了“CLEAN”環保附加標志,符合國際環保要求。

    使用國產配套設備,適應中國臨近海域的作業環境,是“海洋石油707”號的基本設計思路。據上海船院副總工程師、海洋工程部副主任周蘭辛介紹,高國產配套率意味著對國內配套產業的支持,同時也是對船東要求的響應。由于國內配套廠家報價更為低廉,“海洋石油707”號的總體成本因此比以往同類船型更低。此外,上海船院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中國附近海域的作業環境,為該船同時配置了4點錨泊定位系統與DP2動力定位系統,在深水區可以使用動力定位,在淺水區則可以使用錨泊定位。這一設計將最大限度地抑制勘察船定位時揚起的泥沙,保證潛水員作業視線良好。同時,考慮南海風浪大、潮濕炎熱的獨特氣候條件,上海船院在設計中摒棄了以往使用的X-BOW船艏,采取措施解決散熱等細節問題,使乘員能獲得較舒適的居住環境。

    在“海洋石油707”號的研發過程中,上海船院取得了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即“一種減小月池腔內流體激蕩的阻尼板結構”與“一種海洋油田勘探船舶的月池結構”。由于要在船體中央部位安置井架,上海船院的設計團隊對月池的開口形式格外謹慎。通過穩性全船建模,他們對船體的防風浪能力進行了持續優化。

    在當前油價低迷的大背景下,海工市場形勢日漸惡化,相關企業需要進一步充實自己的技術儲備,才能更好地應對風險。周蘭辛表示,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實現高端海工裝備的標準化,是上海船院在未來一段時期的主要目標。上海船院希望通過與船級社的合作,獲得其型式認可,固化船型,使其更為標準化。“過去,海工船一直被視為定制化的船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們不能實現標準化。通過積累更多的成熟船型,在某些功能和細節上進行定制,海工船也可以擁有自己的標準。”周蘭辛說。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