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的北極之旅


    中國制造登上了北極亞馬爾

    亞馬爾半島(YamalPeninsula),涅涅茨語意為“土地的盡頭”,位于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平原西北部北極圈。在這里,中國制造登陸北極,參與重大項目建設。


    這個被稱為世界最大、緯度最高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亞馬爾項目,坐落在亞馬爾半島北部的薩別塔港,是世界特大型天然氣勘探開發、液化、運輸、銷售一體化項目。俄羅斯諾瓦泰克、法國道達爾和中國石油分別持有60%、20%和20%的股份。

    亞馬爾項目創造了很多第一:它是絲路基金首單對俄投資,也是絲路基金在油氣領域的第一筆投資;同時是中俄第一次在北極地區進行能源合作;還是中國第一次與俄羅斯私人油氣公司合作;此外,這個項目是中國第一次與俄羅斯進行上中下游、產供運銷合作,開創了中俄兩國能源合作新模式。

    中國制造在北極發生了什么?

    今年2月以來,為亞馬爾LNG項目模塊建造、鉆機生產和模塊運輸的中國公司捷報頻傳。


    2月3日,由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俄羅斯亞馬爾LNG模塊建造項目FWP5工程包歷時1年在青島完成裝船,正式交付。為降低現場施工成本,LNG工廠采用模塊化方式建設,不同種類的模塊在全球多地制造完成后,運往亞馬爾現場組裝。


    2月10日,經過春節連續四天四夜的不間斷作業,國內生產的首批亞馬爾項目電氣間模塊在天津港順利完成裝船工作,由ARC7級甲板運輸船奧達克斯(AUDAX)巨輪運往目的地。裝船起運也順利拉開了節后亞馬爾項目模塊按期籌備的序幕,保證了亞馬爾項目LNG廠建設順利推進。


    2月11日,國產第一臺“極光”號極地鉆機,在亞馬爾薩貝塔油田25井場8251井安裝完成,并順利的鉆完導管段107米,固井成功。該鉆機能夠在零下55度低溫和12級以上強風的環境下工作。

    “極光”號極地鉆機鉆深7000米,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進行了大量的創新設計,可以在最惡劣的高寒低溫野外條件下作業。

    24名中國專家在嚴寒的北極,經過3個月的艱苦努力,終于勝利實現了中國鉆機北極開鉆的先河。這是我國首臺可以在零下55度環境作業的極地鉆機,打破了俄羅斯、美國的技術壟斷。

    中國制造登陸之后的故事

    中國制造登陸之后會發生什么呢?

    亞馬爾項目項目氣源地南塔姆貝凝析氣田的天然氣和凝析油儲量分別達1.35萬億立方米和6018萬噸。預計到2019年3條LNG生產線建成后,高峰時每年可生產1650萬噸LNG及100萬噸凝析油。

    來自界面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