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府將拿出1000億元資金 分流安置鋼鐵煤炭行業180萬名職工

    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3-1 09:30 編輯

    化解過剩產能是今年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在化解過剩產能的過程中,做好職工的分流安置是關鍵之舉。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億元的獎補資金用于煤炭和鋼鐵行業的職工安置。

    在2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介紹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時表示,對煤炭、鋼鐵行業進行初步統計,預計共涉及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其中煤炭系統下崗職工人數約130萬,鋼鐵系統約50萬。

    尹蔚民表示,圍繞著如何做好化解過剩產能的問題,國務院近期作出部署,下發了“1+8”個配套文件。文件之一就是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關于做好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職工安置的意見。

    “在這個過程中,在資金、政策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會給予支持。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個億的獎補資金,主要用于職工的安置。”尹蔚民稱。此外,失業保險和就業專項資金,對其中符合規定條件的也要予以相應支持,妥善做好職工勞動關系的處理、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等相關工作。

    針對具體的安置渠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明確了四大方向。

    第一,鼓勵企業挖掘現有潛力,在本企業內部安置職工。即企業依靠現有場地、設施、技術開辟新的就業崗位,能讓分流出來的職工在本企業繼續就業。

    其次促進轉崗就業創業。對需要離開本企業的職工,將啟動就業扶持計劃,在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出組合拳,幫助職工能夠盡快就業和創業。

    第三,對符合條件的職工實行內部退養。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五年以內,本人自愿、企業同意的職工,可以實行內部退養。

    第四,設立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對不能實行市場就業的困難職工,政府將開辟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在這個過程中,在資金、政策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會給予支持。

    此外,尹蔚民還指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還明確了一項重要原則,每一個企業職工安置的方案一定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研究討論通過。職工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安置,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項工作當中來。

    2月22日,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一份名為《中國的產能過剩如何阻礙黨的改革議程》的報告也指出,2016-2017年,中國煤炭、鋼鐵、電解鋁、水泥和玻璃行業將有30%的工人會失業。目前這五大行業共有1000萬名工人,意味著,國內屆時將新增300萬下崗工人。

    事實上,如今的煤炭、鋼鐵等行業,已有不少職工被裁員、分流安置。里昂證券2015年11月調查的13家國有鋼企中,有六家宣稱遣散了5%-10%的員工,或近期有裁員的計劃。

    2月27日,《中國青年報》報道,東北最大的煤炭企業——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分流了2.25萬名原職工,他們開始陸續到省內的農墾、森工、林業和城市公益等新崗位報到。

    來自界面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