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為巴西守護石油閥門

    一旦石油開始汩汩流出,恐怕只有小行星撞擊地球這種事才能迫使巴西人關掉油井閥門 中國為身陷困境的巴西石油公司提供貸款有助于扶持一個競爭性石油來源
    撰文/ Liam Denning
    事實證明,關閉石油業的資本閥門比預期更難。周一,QEP Resources成為最新一家發行大量新股來支撐財務狀況的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盡管油價慘淡,若隱若現的破產潮令人憂慮,但這段日子最終可能成為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產類股票銷售最好的一個季度。
    但是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發放給身陷困境、丑聞纏身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的100億美元貸款相比,QEP Resources募集的3.3億美元資本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過,除了雪中送炭,這筆交易還將對當前石油市場的一個中心問題產生深遠影響:油價何時再度飆漲?
    巴西石油公司需要這筆錢。在終止開發頁巖油以外的最大石油富礦(巴西近海的“鹽下油田”)之際,該公司已經背負了巨額債務,油價大跌更是令該公司雪上加霜。
    陷于困境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目前有大約540億美元的債券和貸款將在未來10年到期,其中有145億美元將在未來3年到期。數字單位:10億美元。(來源:彭博)
    最近幾年,捉襟見肘的財務狀況已經迫使巴西石油公司一再下調其增長計劃。2012年,國際能源署(IEA)預測稱,到2017年巴西原油日產量將達到295萬桶。在上周發布的最新一份中期展望中,國際能源署再次下調對巴西石油產量的預測,將上述目標推后了近兩年時間。
    巴西石油工業保持運轉正常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原因是,即使是現在,國際能源署仍預計,到2021年,巴西將占到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油國石油凈增量的41%。盡管巴西的增量低于同期美國石油的預期增量,但仍會對現有能源格局產生大的、質的不同。
    正如IEA和歐佩克一些官員所說,美國頁巖油產業以開采速度著稱。由于油井鉆探作業只需幾周(而不是幾年)就能完成,如果油價再次上漲,頁巖油產量將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盡管在一波可能出現的破產潮及數以千計工人被解雇之后,這個速度有多快仍有待觀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旦過剩的石油供應被市場消化,頁巖油迅速恢復生產將有助于抑制油價的反彈。
    巴西的近海油田則迥然不同。它們遵循的是傳統模式,也就是說,在生產出一滴油之前,這些油田需要巨額前期投資和多年的開發工作。這正是巴西石油公司目前陷于困境的原因之一。但它也意味著,一旦石油開始汩汩流出,恐怕只有小行星撞擊地球這種事才能迫使巴西人關掉油井閥門。
    這些傳統大型油田項目的成敗將對未來幾年的油價走勢產生重大影響。據能源研究公司Wood Mackenzie發布的一份報告,在全球各地,總計270億桶油當量的一些大型油田項目紛紛推遲開發,其中63%是石油。這些大型項目中約200億桶是深水或油砂項目。油砂礦是另一種在初始投資一旦投入后,無論油價高低都會一直生產的礦藏類型。包括頁巖油氣在內的陸上項目,在上述總礦藏中的比例不到10%。
    給巴西石油提供的100億美元貸款不啻為一針強心劑,有助于防止該公司石油產量進一步下降。北京發放這筆貸款在多大程度上出于這一動機我們不得而知。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邁克爾•列維(Michael Levi)猜測,北京方面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鞏固兩國的政治關系,而不是獲得石油本身。盡管巴西目前面臨種種問題,但該國仍然是南美最大的經濟體。對中國而言,更重要的一點是,巴西將可能很快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
    相比之下,中國在石油方面對巴西的依存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盡管中國從巴西進口的石油約占后者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但卻僅占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2%。
    不過,北京肯定會注意到,中國超過一半的石油進口仍來自動蕩的中東地區;而中國對海外石油的需求(已經超過美國)只會越來越大:
    發貨吧 中國未來幾年的日原油進口量(預期)。數字單位:百萬桶。(來源:國際能源署)
    據IEA預測,到2021年,中國的日原油進口量將增加260萬桶,大致相當于巴西目前的全部原油日產量。
    所以,即便不是首要因素,為巴西石油公司提供貸款的確有助于扶持一個競爭性石油來源——未來幾年,隨著其他投資項目仍停留在規劃中,巴西石油產量的增加很可能在擠占歐佩克市場份額、降低油價暴漲風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當然,此舉也符合中國的一貫做法:北京方面向來愿意為石油世界中反復無常的債務人,如俄羅斯和委內瑞拉,提供巨額貸款。
    就像那些踴躍購買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新股的樂觀投資者一樣,中國的貸款有助于稍稍推遲石油生產商的清算日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