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陷入全行業虧損的鋼鐵企業將如何應對周期性低谷,成為今年兩會的關注熱點。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歷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專訪時透露,攀鋼集團計劃在今年分流至少1.5萬名員工。
攀鋼集團約有7萬名員工。去年,該集團已分流近9000名員工。唐歷稱,今年計劃分流的1.5萬名員工,將主要集中在攀鋼集團旗下江油長城特殊鋼有限公司。
唐歷介紹,具體的分流措施包括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并獲得一次性補償、內部現有崗位競爭上崗、內部退養、在攀鋼內部其他單位轉崗安置,或在轉型升級新開發項目提供的崗位里分流安置、勞務輸出等。其中,大部分員工將采用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獲得一次性補償的方式完成分流。
攀鋼集團位于四川攀枝花市,建于“三五”時期(1966年-1970年),是國資委直管的中央企業,也是當時中國戰略后方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2010年5月與鞍山鋼鐵集團合并,成為鞍鋼集團旗下子公司。攀鋼鋼鐵主業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攀枝花、成都、綿陽、江油等地,旗下擁有上市公司攀鋼釩鈦(000629.SZ)。
2015年,鞍鋼集團虧損76.97億元。曾在鞍鋼供職30余年的鋼鐵研究專家馬忠普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攀鋼的虧損占整個鞍鋼集團虧損額的近40%。攀鋼釩鈦則虧損20億-24億元。由于2014年度已經虧損37.75億元,攀鋼釩鈦將在正式年報公布后被深交所實施特別處理警示。
除了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供需失衡嚴重等因素影響,導致鋼鐵價格持續下行、企業收入減少外,唐歷認為,“企業人員眾多且勞動生產率低,也是攀鋼虧損的重要原因。”
在鋼鐵行業產能持續過剩的大環境下,中國鋼鐵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安排職工轉崗已成為減虧的重要一步。
在2月29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介紹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時表示,對煤炭、鋼鐵行業進行初步統計,預計共涉及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其中煤炭系統下崗職工人數約130萬,鋼鐵系統約50萬。
國內大型國有鋼企中已出現不少“富有特色”的分流方式。去年9月初,武鋼集團陸續派遣300余名職工轉型為協警、保安。寶鋼集團旗下的八一鋼鐵有限公司亦有601名職工向保安公司報名轉崗。此外,八一鋼鐵還開設了家政月嫂服務培訓班。
減員的背后,則是生產線的關停和產能壓減。中國政府已在2月4日發布鋼鐵行業實現脫困發展意見,要求在五年內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具體壓減指標將分配到各地。
唐歷表示,攀鋼集團在2014、2015年兩年時間內,已主動去掉350萬噸產能,占其1200萬噸總產能的近30%,今年則暫未有具體去產能指標。
“攀鋼不僅是一個鋼鐵企業,還承擔著攀西釩鈦資源開發利用的職責,未來不會再繼續擴大鋼鐵產品的規模,而是走精品高端路線。”唐歷說。
攀鋼正計劃通過技術研發、產品升級迎合西南地區汽車板等中高端板材市場。目前,四川汽車工業已經達到每年近100萬輛整車的規模,但攀鋼過去生產的汽車鋼以及高結構鋼材并不能達到汽車廠商的使用要求。
鋼鐵之外,攀鋼將投入更大精力在釩鈦業務。攀西釩鈦磁鐵礦資源,在中國鋼鐵工業中具有獨特地位。唐歷稱,攀鋼將進一步提高釩鈦資源利用效率,拓延產業鏈,轉向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來自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