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報道,造船訂單低迷開始對中型造船廠造成越來越大的損失,市場新訂單持續低迷,從而使行業趨向整合,并推動世界各地船廠重新考慮其業務走向合并或重組。
丹麥航運近期表示,造船訂單處于三十年低點,今年截止目前,商船已下新訂單為2655萬總載重噸,接近2016年的3000萬載重噸,不過全球范圍內,商船總訂單量僅為1.503億載重噸(DWT)。
消息指出,日本Sanoyas Holdings Co.是造船業陷入長期衰退的受害者,該公司宣布已將其造船業務出售給Shin Kurushima DockCo。此交易預計于明年三月完成。
近幾個月來,盡管韓國大型造船廠一直有新訂單,以幫助行業超越其競爭對手中國,但韓國中型造船廠卻一直苦苦掙扎,截止今年目前為止,韓國中型船廠的新船訂單已下降將近一半,預計下半年下降將進一步加速。
據悉,韓國三座中型造船廠目前正由債權人進行談判,韓進重工,STX造船海洋,大鮮造船目前都在待售,而城東造船已經售出,合并不僅限于這些船廠,大宇造船也在合并現代重工。
現階段造船業合并并不限于亞洲,航運分析師表示,上周挪威New Havyard Ship Technology宣布轉型修船并裁員。該公司計劃終止在挪威萊爾維克船廠的造船業務。Havyard新船技術公司目前有六艘新船,預計在今年底及2021年完工。該公司表示,隨著這些新船竣工,修船業務將獲得新的服務任務,公司整體業務邁向小型化,且可能將在明年減少大約一百名員工。
挪威的Kleven Verft今年破產后,Havyard進行重組,造船業務出售給致力于拆船的挪威公司Green Yard。德國規模較小造船廠Flensburger Schiffbau-Gesellschaft(FSG)近年來專門從事滾裝船及渡輪建造,今年業務也在進行重組。盡管大型造船廠已能重新開始營運,但預計中型船廠將持續承受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