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船第十一研究所“船舶智能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入國家級新序列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式公布納入新序列管理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單,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十一研究所“船舶智能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赫然在列,成為中國船舶行業制造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彰顯了中國船舶集團在該領域國家隊的行業特殊地位,承擔起引領中國船舶工業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和責任。

    依托十一所建設的“船舶智能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原名為“數字化造船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2007年批準成立。在中國船舶集團高度關注和支持下,實驗室以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與重點工程建設需求為導向,以夯實數字化造船技術基礎、突破制約船舶行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及“卡脖子”核心技術為攻堅目標,重點圍繞先進造船模式、虛擬仿真、數字化工藝、數字化裝備、數字化檢測及信息集成等六大技術方向,積極開展技術研發與產業推廣工作。

    10多年來,實驗室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工業軟件等領域,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及重大工程,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一系列自主創新成果,有力推動了船舶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與重點船型研制,支撐了國家戰略貫徹落實及重大工程順利實施。特別是近三年來,實驗室累計承研國家級、國防科研項目176項,先后獲省部級及以上技術創新獎和重要社會科技獎28項,申請發明專利110項,實用新型專利43項,擁有有效專利31項,獲得軟件著作權123項,成果轉化及技術推廣用戶達到百余家。

    十一所將以“船舶智能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名和入列為新契機和新起點,在中國船舶集團領導下,進一步明確新定位,緊密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堅持以國家和船舶行業戰略需求為出發點,積極發揮船舶行業智能制造引領作用,持續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全面提升船舶制造、管理智能化水平與自主化能力,努力成為推動我國船舶智能制造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助力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船舶智能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領域

    據悉,本次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優化整合工作歷時一年多,共有350余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參與評估。這次經過嚴格的評估,最終僅有191家成功入選,整體通過率僅為54.6%。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