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儀征發布,儀征港務公用碼頭所在岸線,原來有金牛、新揚、圩港3家低效小船廠,主要制造幾百噸的長江內河船舶。2018年,儀征市實施長江岸線整治,堅決關停了小船廠。引進綠地智能保稅物流項目,建設公用碼頭,節約集約化利用岸線,將低效船廠升級為優質港口。據悉,一期碼頭工程港口部分2019年6月開工,2021年底完成竣工驗收并投入運營。今年上半年經營性收入超過3000萬元。
作為長江新建碼頭,儀征港務公用碼頭一期工程從規劃伊始便堅持綠色港口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環保,環保設施及綠化投資總計約2000萬元。港區按照綠色、環保、節能、科技要求,通過岸電系統、雨污水全覆蓋系統、油改電系統等專項設計,做好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處置等,逐步提升綠色港口建設水平及管理能力。
“后方物流產業園還將投資建設35兆瓦的屋頂式光伏,建設完成后,整個園區將更加清潔、節能。”儀征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國建透露。
石國建介紹:“目前建成的儀征港務公用碼頭,共有1個5萬噸級、1個4萬噸級、1個5000噸級、2個1000噸級共計5個散雜貨泊位,年通過能力達500萬噸,為儀征市臨江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運輸保障。”儀征綠地智能保稅物流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吸引大批貿易商及加工廠家集聚,拉動儀征市域經濟發展,經財稅測算分析,項目達產后,年銷售收入約100億元,項目預計通過三年運行達產稅收約15000萬元,預計直接帶動就業人數2300人,間接帶動就業人數超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