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國造船界一代宗師辛一心教授命名設立的“辛一心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創新獎”經過幾屆的發展,已成為我國船海領域的重要獎項。何友聲、潘鏡芙、朱繼懋先后榮獲終身成就獎;胡可一 、范佘明、伍朝暉、虞賚先后獲得科技創新獎;曾驥、童宗鵬、王良秀、王佳穎先后獲得青年英才獎。
本屆申報工作已于近日展開,希望各相關單位積極組織申報,個人亦可按下文要求進行申報。申報截止日期為今年5月8日。
為表彰和鼓勵在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創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促進船舶與海洋工程科學發展和人才成長,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以下簡稱學會)以我國造船界一代宗師辛一心教授命名設立“辛一心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創新獎”,逢單年組織評選,獎勵在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研究和開發應用研究,以及科技創新方面有突出成績的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工作者。特此通知如下:
一、獎項設置
“2019年辛一心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創新獎”設:
終身成就獎1名;
科技創新獎2名;
青年英才獎2名。
各獎項均頒發證書和獎金。
二、獎勵對象和條件
秉承愛國奉獻,開拓創新,求真務實,誠信守則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學精神、科研道德和工作作風,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均可申報:
1. 在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性技術、應用性技術開發研究中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者;
2. 在科學理論或科學實驗中,在某一專業學科領域中有新的發現、有創新思想和成果、觀點明確、數據完整,對促進船舶與海洋工程事業發展有重大貢獻者;
3. 在船舶與海洋工程及其配套產品的技術開發中,完成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科學成果;技術上有直接創造、發明和重大革新,解決重大技術難點,具有推廣意義并實效顯著(含引進消化吸收工作),對推動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進步有杰出貢獻者。
曾獲省部級及以上個人獎者,在近二年工作中又取得新成就、新成果的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工作者也可被推薦申報本獎項。
終身成就獎被推薦者不受年齡限制;科技創新獎被推薦者年齡原則上應在55周歲以下;青年英才獎被推薦者年齡應在40周歲以下。
三、推薦辦法
1. 推薦形式:
本獎項由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或院士、專家推薦:
(1)由被推薦人所在單位推薦;
(2)由1名同專業的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推薦;
(3)由3名同專業的正高級專家(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聯名推薦。
2. 推薦材料
由推薦單位(或推薦人)向本獎項基金理事會提交被推薦人的推薦書(含推薦表、成果或貢獻的原始材料和必要的證明材料,以及第三方科技評價機構出具的科技成果評價報告等)。推薦“科技創新獎”和“青年英才獎”還需提交被推薦人的代表性論文三篇。
推薦書所舉有效業績(成果、貢獻、論文等)為近二年內在國內外公開發表的論文、經過鑒定的成果、獲獎證書或有證明的貢獻等。聯名發表的論文、多人共同獲得的成果或做出的貢獻,應注明被推薦人的排名。
推薦材料包括電子材料和書面材料兩部分。電子材料為word格式的推薦書(從
http://www.ssname.com.cn)和PDF格式的相關證明材料;書面材料為紙質的推薦書原件一份(加蓋推薦單位公章或推薦人簽字),推薦書復印件十份,相關證明材料、論文的原件掃描件一份,以上書面材料分別裝訂成冊(共十二冊)。電子材料發送郵箱及書面材料郵寄地址詳見以下聯系方式。
3. 推薦時間
本獎項推薦時間:本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19年5月8日截止。
四、評審程序
1.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整理匯總本獎項所有申報材料,初審(形式審查)后提交“辛一心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創新獎”基金理事會,由基金理事會組織專家評審。評審專家對被推薦人進行評議后,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產生各獎項的候選人。獲獎候選人須獲得出席評審專家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贊同票。
2. 在學會網站、微信公眾號和獲獎候選人所在單位公布獎項候選人名單,公示十天,聽取各方面意見,接受社會監督及異議處理。
3. 公示通過后,經基金理事會審定,報學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批準并在學會網站、微信公眾號上公布獲獎人名單。
希望各相關單位轉發此文至各會員單位,積極組織各會員單位按照通知要求推薦申報。推薦申報材料可直接郵寄至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
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
聯系方式:
地 址:上海市靜安區江寧路495號2105室(郵編200041)
聯 系 人:鄧施嬰 王 燕
電話:
021-62581196
021-54661102
電子郵箱:
niskssname@126.com
academic@ssnaoe.org
通知和推薦表請至學會網站(
www.ssname.com.cn)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