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能源革命,向“零碳排放”邁進——Marintec Innovation第二場網絡研討會成功舉行

    7月23日,由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Informa Markets聯合組織的Marintec Innovation第二場網絡研討會成功舉行。此次研討會主題為“零碳排放”,主講嘉賓是克拉克森研究服務有限公司(CRSL)非執行總裁馬丁史托福博士,并特邀中國船級社(CCS)武漢規范研究所所長羅肖鋒先生、日本E5Lab首席技術官末次康將和嘉年華公司海事業務高級副總裁Tom Strang,共同與線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探討航運業的脫碳之路。

    錯過直播或希望觀看視頻回放的專家請至文末了解相關信息。

    Decarbonization 脫碳 船舶節能技術 運營優化 低碳、零碳或碳中性燃料

    2018年4月,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國際海事組織(IMO)通過了全球首份航運業溫室氣體減排初步戰略,提出到2050年溫室氣體年度總排放量與2008年相比至少減少50%,并努力逐步實現零碳目標。由此,全球航運業在船舶節能技術,運營優化,開發低碳、零碳、碳中性燃料等方面做出了多方嘗試,以減少航運業溫室氣體排放,最終實現零碳目標。

    研討會上,圍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策略、船舶推進與動力等內容,馬丁史托福帶來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見解。


    船齡結構分析  圖片來源:馬丁史托福

    數據顯示,2020年,在載重量超過20億噸的船隊中,67%船舶的船齡不到13年,他提出,應該盡量減少現有船隊的排放,這將為未來10年的貨物運輸帶來快速和可量化的結果,同時還應專注于改造數字和節油技術,制定適合每個細分市場結構的碳排放策略,這都將有利于降低排放和成本。


    海運貿易增長預測      圖片來源:馬丁史托福

    以2019年全年海運貿易總量119億噸為基數,以全球貿易過去每年3.5%的增長速度作為參考,馬丁史托福在演講中結合新冠病毒引發的不同衰退程度,結合IMO2050年溫室氣體年度總排放量的目標,給出了3種預測模型:

    第一種情況為“溫和影響”:假定新冠病毒對全球經濟影響非常溫和,2020年和2021年全球海運貿易總量維持現狀,此后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增長,海運貿易量將在2050年達到216億噸;

    第二種情況為“持續影響”:假定受新冠病毒持續影響,2020年至2024年間全球海運貿易總量以平均每年-1%速度衰退,此后海運貿易年均增長0.9%,海運貿易量將在2050年達到155億噸;

    第三種情況為“強影響”:假定新冠病毒在2020年至2024年間對全球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2024年海運貿易總量較2019年下跌17%,此后全球海運貿易量以每年0.9%的速度增長,到2050年達到116億噸。


    未來船型結構預測      圖片來源:馬丁史托福

    由于未來海運貿易結構的變化,將對船型帶來深刻影響,預計2050年,集裝箱船、干散貨船和化石燃料船舶(含化學品船、氣體運輸船和油船)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6%、52%和22%,其中化石燃料船舶的市場份額預計將從目前的40%下降到22%,原油船年均下跌3%。這種船型結構的變化將作為預測碳排放模型的重要影響因子。


    未來船舶動力/能源發展預測      圖片來源:馬丁史托福

    同時,馬丁史托福將未來船舶動力/能源的變化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內燃機動力船舶,預計2032年左右退出船舶市場;天然氣和混合電力系統船舶,興起于最近幾年,預計在2035年達到高峰,作為過渡階段,此類型船舶將在此后逐步被燃料電池/純電動和核能等清潔能源船舶所代替。對船舶動力更新換代的預測將是預測碳排放模型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因子。

    基于對海運貿易總量的增長預測、對船型結構的預測、對未來船舶動力的發展趨勢預測,加上航速的影響,馬丁史托福認為三種預測模型在2050年可對應實現4.97億噸、2.93億噸和1.79億噸的碳排放量。


    碳排放預測      圖片來源:馬丁史托福

    這3個數據都達到并超過了IMO 50%的減排目標,但并沒有實現零碳排放。他認為,要實現零碳排放,必須對現有技術和動力來源進行巨大變革,這就得從系統改造現有船舶開始。在向著船舶零碳能源邁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進行很多改進工作,比如,圍繞柴油發動機開發新一代低排放設計、通過控制區域網絡(CAN)和過程控制改善船舶性能、通過提高船舶效率減少所需動力。


    燃料對比      圖片來源:馬丁史托福

    同時,他也提出,當零碳燃料可用時,天然氣和混合電力將成為純電動船舶的墊腳石,面對綠色燃料的高需求、高成本,航運業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

    在主旨演講結束后,與會的4位嘉賓進入深度交流與探討環節,并針對線上其他專業人士的提問進行了解答。當前,全球航運業已經在電力推進領域投入了大量研發資金,大力研究建立提高能源效率的機制,有重大收獲但也遇到了瓶頸。與會嘉賓認為,脫碳是大家一致的目標,但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僅需關注船舶本身、考慮直接排放,還需關注動力/燃料、考慮上游排放等。有觀點認為,未來使用具有生物甲烷潛力的氣體燃料、使用合成甲烷帶來的機遇將是巨大的,關鍵要素是繼續提高其在船上的使用效率;氫氣、氨氣作為替代燃料也不失為優秀的解決方案,但相應的,船舶也應據此進行電力推進系統改裝等。目前來看,帶電池和發電機的混合動力電動船是前景最好的,同時也是造船企業和船東認為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主旨演講結束后,與會的4位嘉賓進入深度交流與探討環節,并針對線上其他專業人士的提問進行了解答。當前,全球航運業已經在電力推進領域投入了大量研發資金,大力研究建立提高能源效率的機制,有重大收獲但也遇到了瓶頸。與會嘉賓認為,脫碳是大家一致的目標,但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僅需關注船舶本身、考慮直接排放,還需關注動力/燃料、考慮上游排放等。有觀點認為,未來使用具有生物甲烷潛力的氣體燃料、使用合成甲烷帶來的機遇將是巨大的,關鍵要素是繼續提高其在船上的使用效率;氫氣、氨氣作為替代燃料也不失為優秀的解決方案,但相應的,船舶也應據此進行電力推進系統改裝等。目前來看,帶電池和發電機的混合動力電動船是前景最好的,同時也是造船企業和船東認為可行的解決方案。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行各業都受到嚴重沖擊。在這個艱難時刻,Marintec為了能與海事界同行們一起研究應對這個特殊時期的發展計劃,擬舉辦多個專題網絡研討會,目前已舉辦了第一系列的前兩場,分別聚焦“自主航行船舶”和“零碳排放”,第三場將圍繞海事業的“先進數字系統”主題展開,計劃于9月3日舉行。第一系列網絡研討會計劃共舉辦四場,圍繞“海事業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具體展開,每六周舉辦一場。第二系列網絡研討會已在策劃中,如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可與我們聯系。希望通過“Marintec Innovation”網絡研討會搭建起全球海事業無間隔的在線交流平臺,推動市場和技術的發展。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預登記第三場


    第二場網絡研討會因同時在線人數超過系統承受能力,不少觀眾沒能趕上現場會議,馬丁史托福博士的現場報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此,馬丁史托福博士特別為大家重新錄制了精彩的主旨報告,并與互動環節進行編輯,整理成一期精彩流暢的網絡研討會回放視頻,您可通過Marintec China官方網站(
    www.marintecchina.com)觀看。

    視頻回放鏈接:
    https://www.marintecchina.com/en … t-Webinars_Chapter2

    已注冊的聽眾我們會在近期將視頻回放鏈接發送至您的登記郵箱,無需再注冊。

    來源:中國船舶報 記者:郭佳泰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