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由工信部國際造船新公約規范標準辦公室主辦的2021年國際海事組織熱點議題解讀行業宣貫會順利召開。本次宣貫會旨在落實工信部裝備工業二司的有關工作要求,幫助船舶行業及時了解國際海事重點議題進展情況,分析國際規則對行業發展的影響,做好實施前相關技術準備。
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二司陳穎濤調研員首先對宣貫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陳調研員表示:“國際海事規則對于造船行業有著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積極參加國際海事組織事務,深入開展造船相關重點議題研究,深入參與國際海事標準的制定,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提升制度性話語權與影響力。”
隨后由工信部國際造船新公約規范標準工作機制辦公室副主任、上海船舶工藝研究所研發中心副主任儲云澤介紹了2021年度國際海事組織重點會議情況,主要針對MSC103和MEPC76次會議進行了情況通報,幫助行業梳理議題重點進展情況,為行業內工作開展提供方向。
宣講環節邀請了來自行業內的多位專家,就各專項議題進行解讀。
-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胡瓊博士介紹了MEPC76空氣污染與船舶能效議題審議總體情況,分別針對MEPC 76/5/1 附件5、附件6以及附件7這三份文件進行解讀,對國際海事組織關于最小推進功率、船舶能效設計指數等導則修正案的術語內容和計算方法進行講解。
- 中國船級社上海規范所石珣高工對現有船舶能效指數EEXI及相關導則進行了解讀,重點講解國際海事組織MEPC76通過的關于現有船的能效要求與EEXI的計算驗證方法,并指出了EEXI要求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 大連海事大學張爽副研究員對船舶碳強度指數(CII)及相關導則進行了解讀,重點介紹了碳強度指標與計算方法、碳強度基線等G1至G5五項配套技術導則。同時作為國際海事組織船舶碳強度強制性機制會間通信組協調人,針對之后規制體系發展趨勢與履約準備給出了建議。
- 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李鑫主任針對智能船舶MASS議題進行了講解,梳理了歷屆MSC MASS議題情況,并在術語定義、技術應用、測試驗證、協同發展這幾個方面提供了專業的分析思路。
專家們帶來了國際海事組織議題動態,歸納總結了有關導則與規范文件,并向行業介紹了各類適用情形與計算方法,幫助行業了解國際海事組織最新要求,提前做好在工程實踐與船舶營運中的應用準備工作。
本次宣貫會采用線上直播的創新方式舉行,直播間點擊量成功破萬,多家船廠、科研院所等單位組織技術人員集中參會學習,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國際造船新公約規范標準工作機制辦公室今后也會針對國際海事熱點議題的進展和變化,不定期地舉辦行業宣貫會,更好地服務于行業。本次會議宣講內容電子版已全部上傳,如有需要請至本微信公眾號下方菜單【機制平臺】—【會議論壇】選項,進入相關會議頁面后下拉至底端進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