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議概況
防止和應對污染分委會第9次會議于2022年4月4日至8日線上遠程舉行,由來自巴西的 Flavio da Costa Fernandes 先生擔任會議主席,與會人員分別為各成員國代表與來自政府間組織與非政府組織的觀察員。
工信部國際造船新公約規范標準工作機制辦公室派員全程參加會議,形成會議報告如下。
二、會議議程
本次會議議程如下:
1. 通過會議議程及相關IMO機構決議;
2. 與禁用環丁腈(cybutryne)相關的《防污底公約》(AFS)及其指南修訂;
3. 減少國際航運黑碳排放對北極地區的影響;
4. 評估廢氣凈化系統(EGCS)廢水排入生態環境的規范和指南;
5. 制定《北極港口接收設施(PRF)區域協議》的《MARPOL公約》修正案;
6. 修訂《MARPOL公約》附則IV和相關指南以確認污水處理裝置的使用壽命;
7. 處理船舶海洋塑料垃圾行動計劃;
8. 其他事項。
三、主要內容
(一)與禁用環丁腈(cybutryne)相關的《防污底公約》(AFS)及其指南修訂
會議回顧,MEPC 76次會議已通過關于禁用環丁腈的防污底公約修正案,并將于2023年1月1日實施,同時考慮到PPR 8次會議由于議程原因沒有審議該議題,因此成立海洋生物安全工作組,指示其完成《船舶防污底系統簡化取樣導則》、《船舶防污底系統檢查導則》和《船舶防污底系統檢驗和認證導則》最終草案文本,并審議《香港公約》有害物質清單中加入環丁腈的必要性。
(二)減少國際航運黑碳排放對北極地區的影響
會上,由防止船舶造成空氣污染工作組審議了包括機制辦牽頭撰寫并提交的MEPC 77/INF.11在內的若干份黑碳基礎研究提案,并聽取了加拿大關于“船用發動機黑碳的取樣、調節和測量制定標準化方法”的國際技術工作組(TWG)最新工作情況的介紹,但會議并未就制定基于目標的排放控制措施指南達成一致意見。
(三)評估廢氣凈化系統(EGCS)廢水排入生態環境的規范和指南
經審議,會議同意將MEPC 76/9/2附件2作為基礎,并指示防止船舶造成空氣污染工作組制定EGC廢水排放風險和影響評估框架(指南)。最終,工作組完成了指南草案,并在會議上予以通過,將提交至MEPC 78次會議批準。
(四)制定《北極港口接收設施(PRF)區域協議》的《MARPOL公約》修正案
經審議,會議成立了協議起草組,指示其完成協議的《MARPOL公約》附則I、II、IV、V和VI修正案,以及《2012年制定區域接收設施計劃導則》修正案。最終,起草組完成了修正案草案,并在會議上予以通過,將提交至MEPC 78次會議批準。
(五)污水處理裝置的使用壽命
會議審議了挪威提交的通信組報告(PPR 9/14和PPR 9/INF.7),決定成立污水處理系統和船舶塑料垃圾工作組,指示其以通信組報告為基礎,制定《MARPOL公約》附則IV及相關導則修正案,并決定成立通信組以進一步討論和審議。
(六)處理船舶海洋塑料垃圾行動計劃
經審議,會議指示污水處理系統和船舶塑料垃圾工作組,進一步審議關于如何降低船舶排放塑料顆粒環境風險的所有可能選項。會議同意制定一份MEPC通函草案作為短期措施,旨在促進漁具標識系統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漁具標識自愿導則實施。
四、本次會議成立的通信組
PPR 9次會議成立如下5個通信組:
1.審議生物淤積污染導則通信組;
2.防止船舶造成空氣污染通信組;
3.《MARPOL公約》附則IV及相關導則修訂通信組;
4. 船舶塑料垃圾通信組;
5. 壓載水合規性監測系統驗證規程修訂通信組。
五、后續相關會議安排
PPR 10次會議預計將在2023年4月24至28日舉行。
六、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船舶生物淤積污染議題
環丁腈一類的傳統高污染、高毒性涂層的防污底措施正處于逐步淘汰的趨勢,而新興的水下清洗是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一項新技術,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各類污染性防污底涂層材料對環境的危害,目前已有國內外廠商對此進行設備開發。
建議由機制辦組織船舶工業界聯合航運企業,對現有船隊水下清洗設備廠商和市場現狀進行調研,對現有技術路徑、清洗效果和經濟性進行初步研判,以期提前布局搶占國內外市場。
(二)廢氣凈化系統(EGCS)廢水對水生態環境污染議題
近年來,限硫令的生效導致大量的船舶選擇安裝廢氣凈化系統以實現硫排放達標,但是開式EGCS排放廢水入海導致的水生環境污染一致飽受詬病,甚至有港口國已經宣布禁止安裝開式EGCS船舶入港,導致船東大量的經濟利益損失。
建議由機制辦聯合船舶工業界,就更經濟高效且能避免次生污染災害的船舶廢氣處理設備研發路徑進行探討,總結現有設備在應用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為進一步開發新型廢氣處理裝置積累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