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為什么落后之二:基礎研發嚴重滯后;之三:教育的失敗

    中國制造為什么落后之二:基礎研發嚴重滯后

    國外船廠造船,越造越輕,國內很多船廠越造越重,新船下水營運不長時間,問題重重,比如受力構件開裂,國內設計院與某船級社哪有本事與技術力量來解決啊,就加強,一道撐板不夠就兩道、三道,結果七八千輕噸的船,重量增加了300噸,損失的是20多年的載重能力與難以控制的造價。

    某大型船級社從來沒有研發能力,只會抄規范,跟在歐美日后面亦步亦趨。國內的對內檢驗機構更是別談了。

    流體力學基礎落后,新船定型必須要在拖曳水池做拖模試驗,某系列船下水不長時間,螺旋漿氣泡腐蝕嚴重,也就是螺旋漿轉動時,形成很多氣泡,造成螺旋漿腐蝕,被迫采取加整流罩等一系列措施進行整改,代價巨大。驗船師們高度懷疑這拖模試驗怎么做的,我則懷疑流體力學水平跟不上,從模型到實船差距巨大。

    當然流體力學的重要性,國際上一流船東也有很多誤區,大型集裝箱船的球鼻艏裝了割,割了裝都是由于水阻力與油耗,速度與油價的關系原因。無論是對、是錯,首先做這事的絕不是中國人。

    最讓人無奈的是液壓技術不過關,未必能達到日本30年前的水平,我用過至少100臺柳州產的船用克令吊,證書是30噸,船上用半年,幾乎所有的吊都只能保證12噸左右了。

    基礎研發是個漫長的過程。

    中國制造為什么落后之三:教育的失敗

    無疑現在的教育已被各種利益階層綁扎,而且已形成惡性循環,無力改變,為什么如此悲觀?

    且不說房地產商綁架教育,地方政府拒絕有教無類。各個學科都被利益階層壟斷。就拿英語教育來說,
    全民從小到大全部學習一個島國語言,歐洲大陸語言一個不會,而跑到歐洲大陸才發現不會一種大陸語言也差不多寸步難行,德語、法語與西班牙語還是很重要的,以前做海員時感到日本人英語水平還不差,大多會一點,直到去旅游時才發現絕大多數日本人英語基本不會,自己成了只會用手比劃的文盲了。是不是可以放棄獨尊英語,廣開多語種?哪知
    近年英語教育還被強化,原來是被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所左右

    政治教育更是完完全全被利益集團左右,是典型的教育灌水,從小學灌到博士,而且越來越不成系統理論了。

    奧數教育的取締就可見打破利益集團是多艱難。還有更多的以灌輸真理為己任,容不得任何懷疑的學科,竟然連好些文科還有標準答案,語文、歷史竟然還有標準答案!論語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歷史上就有三十幾種解釋,孔子的72弟子都不知道孔子是什么意思,難道你知道不成?論語第一句都如此,遑論其余了。拿西方的語法來硬套中文的語法本就是可疑的,中國幾千年來就沒有語法這回事,第一本中文語法書還是馬建中的《文通》,1898年才出版。歷史更成了任由歷史唯物主義者打扮的小姑娘了。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學”,我的理解是孔子讀高中時才立志好好學習的。其實小學初中時就該玩,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是不折不扣的謊言。往往小時候越調皮搗蛋的孩子成人后越容易有所作為,填鴨式教育對小學生、初中生是摧殘,聰明伶俐進去呆若木雞出來,孩子的創造力被扼殺殆盡。創造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這么多年來離諾貝爾科學獎越來越遠就是孩子被搞死在起跑線上(浙大鄭強語)。

    究其原因,還是背離教育的規律,不敢培養孩子的從懷疑到質疑再舉一反三的能力。發展到現在,想改革也不具備條件,為什么?
    老師素質跟不上去,只會照本宣科、教孩子考試的老師是無法指點孩子的懷疑、質疑,喚起孩子興趣,鼓舞孩子精神的

    現今的人才評價體系必須重構,學歷將成為人才評價的極小的因素。不僅是文憑貶值,更主要是教育灌水。按道理博士畢業時,科研水平應能達到國內或者國際的相關學科的前沿水平,問及幾位博士都說,老板的水平也達不到前沿啊。這樣的博士學位意義就不大了。更有甚者,三年就能拿文科博士,諸多拿到博士學位的,書都沒讀過多少本。

    與滬上某重點中學任教的同學討論,考上復旦又能如何,我說,不能如何,就拿我們行業來說,迄今我見不到一位做得好的是復旦畢業的(經紀人除外),北大畢業的倒有,海運業如此,其他行業估計差不多吧。就拿幾十年來搜羅盡最高分的復旦生物工程專業來說,又出了幾個生物工程人才呢?幾十年來也沒誰搞成象樣的生物工程公司。更不用說復旦的海商法專業了。

    有人說,至少高考制度還是相對公平的制度啊。對此我嗤之以鼻,以前我們的口號是做好準備,迎接祖國的挑選。其實,題海戰術與作弊無異,參與作弊的就考得好些,沒參與的就考得差些。更何況高考早也已無法打通從底層往高層的階梯。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傳說只是遙遠的過去。放棄高考制度雖說是大勢所趨,但是為團團既得利益者拼死抵抗,何其難也

    有的地區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但是可以肯定與減輕學生負擔無關,高中生學物理的不學化學,學化學的不學生物,這真夠混蛋的,想來還是我們過去高考考七門來得更為有用。直到現在對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有明確判斷,工作中多有裨益。

    甚至可以問一句,
    中國有學生嗎?有的只是考生吧!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