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國新辦舉辦新聞公布會介紹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數據一出臺就引發了公眾和輿論的熱議。根據七普的統計結果,我國人口數據依舊處于合理的區間。我國人口總量保持低速增長,總人口為141178萬人,人才紅利將長期存在;我國新生人口為1200萬,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我國新生人口性別比降為111.3,性別結構持續改善。
另一方面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國人口結構問題愈加突出,老齡化呈加速發展趨勢。深度老齡化的結局似乎已不可避免,我們需要為這一天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問題是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措施予以應對。
郵輪被稱為幸福產業,如何發揮郵輪特色產業的優勢,推動養老事業和郵輪產業融合,如何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更好滿足差異化、個性化養老需求,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持續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將是未來我國郵輪產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供需失衡是我國養老產業的痛點
人口老齡化是全世界所面對的共同難題,中國正經歷全球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齡化進程。根據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的標準,當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超過總人口的7%被稱為老齡化社會;比率超過14%被稱為老齡社會。我國從2000年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達13.5%,我國即將邁入老齡社會。
當前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養老健康市場的主要矛盾則是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高品質養老需求和養老健康產業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大,需求也將層次多樣,全社會“健康老齡化”產生的剛性需求亟待滿足。養老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面對越發嚴峻的老齡化趨勢,我國提出了“9073”工程,即90%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愿意和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采取以家庭為基礎的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心,提供日間照料;3%的老年人通過機構養老予以保障。
我國在養老方面存在著很多不足,譬如未富先老的現實,城市養老資源稀缺、養老設施分布嚴重失衡,特別是農村老年人缺乏經濟來源,政府關注力度也不夠,養老問題尤為嚴重。另外,人們普遍受傳統養老觀念的影響、現階段特有的“421”家庭模式以及我國新的二胎政策的公布,都使得如何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面臨很大的挑戰。
二、 郵輪產業為養老困局提供解決方案
郵輪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載體,為了緩解我國養老設施不足的壓力,豐富老年人的業余生活,促進我國老年健康產業的發展,郵輪產業應加快與養老事業相融合,開發郵輪養老產品,培育養老新業態。
郵輪契合養老健康產業。郵輪是一種舒適、慢節奏的旅游形式,對老年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據國際郵輪協會(CLIA)統計,全球郵輪游客平均年齡為55歲,其中50歲以上游客占比高達62%。郵輪上服務人員數量充足,從客房到各個活動場所都有充足的服務人員,能及時滿足老年游客的需求。此外由于身體機能的下降,老年游客偏好安全舒適的旅游方式,而郵輪旅游免去了舟車勞頓,十分符合老年人的出游偏好。郵輪養老是一種新型養老方式,不僅為老年人提供了高品質的休閑養老方式,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需求。
郵輪彌補基礎設施不足。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速,養老健康產業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老年福利機構、養老院床位、老年文化娛樂場所等。由于相關的基礎設施投資巨大,導致養老產業建設進程較為緩慢。截至2019年底,我國養老機構數量為3.4萬個,養老床位為761萬張,平均每家機構床位數為224張。我國老年人群人均擁有養老床位數處于極低的水平,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群的實際需求。而郵輪可以增加養老床位,在不額外投資興建養老設施的前提下,可以提供5000個床位(以首艘國產郵輪5260床位為例),相當于增加了20個養老機構的容量,有效的緩解床位不足的矛盾。
郵輪豐富養老產品服務。目前國內養老市場產品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而“9073”工程著重提供日常家政護理和簡單的醫療服務。近年來部分養老機構嘗試旅游養老業務,但產品和服務比較匱乏,甚至演變為老年旅游性質,與養老健康的功能嚴重不符。郵輪養老旅游定位于高端休閑游,可提供涵蓋加勒比海、地中海、東南亞以及南北極地海域的環球航線,并提供豐富的岸上游項目,包括熱帶海島游、歐美海濱城市景觀游、極地探險游,可以領略自然風光和異域風情。此外郵輪自身就是旅游目的地,可以使老年游客享受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精致服務,滿足老年游客的多樣化的需求,促進中國養老市場規模的增長,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三、郵輪旅游產品適合老年人需求
除了擁有精品休閑旅游之外,郵輪還針對具有自理能力老人的特殊需求,推出適合其消費習慣的服務。
舒適的居住環境。郵輪是移動的五星級酒店,郵輪上設有餐廳、圖書館、劇院、電影院、健身館、游泳池等設施。此外還布置了無障礙通道,可以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和舒適的生活環境。
豐富的旅游體驗。大型郵輪中安排主題音樂會、交誼舞等娛樂活動和主題演出,并在每個港口目的地開設岸上旅游線路,可滿足老年人觀光的需求。考慮到老年游客行動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可延長岸上觀光旅游時間,使游客增強休閑體驗。
溫馨的客房服務。大型郵輪上有擁有數量龐大的服務團隊,以一艘8萬總噸的郵輪為例,船上配備了920名船員和服務人員,服務人員和乘客的比例約為1:2.8,即每名工作人員服務2.8名乘客,可以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服務質量遠超酒店和養老機構。
優質的醫療服務。大型郵輪上設有醫院并配有數十名醫護人員,可滿足老年乘客的日常醫療需要。此外郵輪中還有遠程醫療系統和緊急救援服務,對于游客的突發疾病和疑難雜癥,可以通過遠程系統進行醫治,甚至通過直升飛機迅速轉運至岸上醫院。
四、 開創郵輪養老新業態
郵輪公司依托市場化經營的原則,開發諸如航次包租、長期租船、品牌船隊和特色小鎮等郵輪養老產品。
1.航次包租。郵輪公司與養老機構簽訂航次包船協議,養老機構獲得郵輪中所有艙位,郵輪航班線路以及開航時間由我們公司制定,養老機構在旅游旅游產品的選擇上靈活度相對受限。該模式是目前郵輪市場上主流和常規的銷售方式,現有的旅行社大多采用包船模式,已經具備了成熟的操作經驗。
2.長期租船。郵輪公司與養老機構簽訂一年期以上的包租協議,養老機構對航線安排擁有更高的自由度,可以參與設計郵輪航線,商定郵輪開航時間,可以增加航線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該模式是在航次包租的模式上演化而來,在航運市場中比較成熟。
3.開發郵輪船隊。郵輪公司與養老機構共同出資訂購郵輪,組建自有船隊,打造“夕陽紅”郵輪品牌。養老機構全面參與到郵輪產品的設計,根據自身定位提出郵輪設計風格,規劃郵輪的航線,郵輪公司負責日常的海事運營和酒店管理。“夕陽紅”品牌還可以面向市場,向其他養老機構提供郵輪旅游服務。該模式降低養老機構的租賃成本,提高船隊的收益,目前LNG運輸市場大多采用這種模式。
4.建造特色小鎮。地方政府進行戰略投資,由政府提供土地,由養老機構和郵輪公司出資開發郵輪主題健康養老產業小鎮,小鎮涵蓋居住、醫療、休閑、購物和碼頭等項目,建成集休閑、旅游、養老和航運為一體的特色小鎮。特色小鎮的開發受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以及住建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對地方經濟、就業以及城市建設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國家計劃到2020年培育建成1000個特色小鎮,各地政府力推特色小鎮的開發。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是我們的共同愿望。人口老齡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命題,從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新發展理念、新技術革命等維度科學認識、深入研究中國特色養老問題。作為幸福產業代表的郵輪產業在應對我國老齡化困境中,應該大有可為更要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