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有船廠“眾生相”

    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5-19 14:15 編輯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是中國兩大知名的國有造船集團。但除此之外,中國國有背景船廠中還包括一些具有央企背景或者地方國企背景的船廠。如今,充滿挑戰的新造船市場已經使得一些中國船廠深陷困頓,而不同類型的國有船廠所面對的命運似乎也不盡相同。


    國有船廠近況一覽

    2015年中國船廠的新船訂單量遭遇顯著下滑,同比減少38%至1,050萬修正總噸。在這其中有39%的訂單是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旗下的船廠所承接的,合計訂單量與2014年相比僅減少了16%。造成這兩大集團接單情況優于整體表現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拆船補貼政策所帶來的支持。此外,近年來央企背景船廠所占市場份額也有所增長,新簽訂單量占中國船廠整體訂單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12%上升至了2015年的19%。與此同時,地方國企的船廠卻遭遇了市場份額下滑,在過去的一年里所承接的新船訂單量僅為30萬修正總噸。

    央企船廠:背有靠山

    目前在中國獨立于兩大國有造船集團之外的央企背景船廠共有27家,其中包括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船廠以及其他國有企業的下屬船廠。2013年至2015年,這些船廠的年均新簽訂單量為300萬修正總噸,較之2010年至2012年間180萬修正總噸的年均訂單量有了69%的顯著增長。

    這一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央企船廠背后母公司的訂單支持,而這些母公司通常經營業務廣泛并且信用評價優秀。另一方面,過去的一年里這些國有船廠也試圖與中國船舶和中船重工這兩大造船集團“分一杯羹”,承接一些傳統意義上由這兩大集團建造的訂單。

    地方國企船廠:身處邊緣地帶

    相比之下,17家地方國企船廠并未獲得如此強有力的政府支持。即便是位列“白名單”的船廠也同樣遭遇財政困難,其中包括舜天船舶以及五洲船舶。這些地方國企船廠的建造范圍更集中于小型船舶且船型較不復雜(一般是散貨船型)。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船廠經營業務以海工船為主。近來這兩大船型板塊投資興趣減弱也使得這些地方國企船廠面臨風險。隨著地方政府債務規模不斷上升,地方國企背景船廠也難以通過產品多樣化來謀求生存。2015年中國國有船廠總體新簽訂單中有75%集中在油輪和集裝箱船板塊(以修正總噸計),而對地方國企船廠來說這一比重卻僅為1%。

    行業下行,何處謀求助力?

    在全球新造船市場環境低迷的影響下,中國所有船廠的發展前景都將面臨挑戰。雖然有一些船廠能夠獲得政府支持,但對整體中國造船業而言,進一步的整合重組仍將繼續。盡管如此,隨著中國繼續開展“供給側改革”,地方國企船廠似乎將成為中國國有船廠中承受壓力最大的群體。

    來源:克拉克森研究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