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船重工經研中心研制的中日韓三國造船供給側景氣指數顯示,三國過去同步變化的景氣指數在近期發生較大變化,由2015年的日韓領先、中國觸底回升到2016年至今的日韓回落、中國獨自攀升。
目前,日本景氣度與中韓相比依然最高,為唯一處于弱景氣區間的造船國,4月份JTSI數值為87.7,已經逐漸從高位回落,2015年11月其景氣指數曾一度高達105點;韓國景氣指數呈斷崖式下跌,4月份KTSI為70.5,已連續兩個月位于極度不景氣區間。
受今年以來礦砂船大量訂購的提振,中國造船景氣指數4月份為79.9,景氣度繼續攀升,暫時位居第二。但我們需正確認識今年前四月中國新接訂單以DWT占比全球88%、以CGT占比全球49%的這一形勢,從CTSI來看我國造船業仍位于不景氣區間,仍比2015年12月的CTSI低1.2%,而且未來能否持續走高還有待觀察。
另外,我們利用峰值法得到的產能利用率顯示2016年4月,中日韓三國造船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9.2%、82.1%、84.2%。
中國造船供給側景氣指數為無量綱指標,且為月度指標,由動態產能利用率、動態新接訂單保障系數、動態手持訂單保障系數三者構成。將從2016年開始,每月15日左右發布。按照指數大小,我們分為六個景氣度區間,分別為超景氣、強景氣、景氣、弱景氣、不景氣、極度不景氣,具體見下表。
來源:中船重工經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