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一季度歐洲船廠接單量超越亞洲船廠

    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5-26 13:59 編輯

    據德國造船和船舶海洋技術協會(VSM)報告顯示,2016年一季度歐洲船廠相比于亞洲、德國船廠而言,接到更多新造船訂單。

    2016年一季度,在全球范圍內,價值65億美元的船舶訂單當中,歐洲造船廠就贏得價值37億美元的訂單,超過全球造船訂單范圍的50%。這37億美元訂單中,大部分是郵輪訂單。

    德國船廠在今年一季度接單數量也顯著提高,德國邁爾造船廠贏得Saga郵輪公司及迪士尼郵輪公司總計4艘郵輪。意大利船廠Fincantieri也收獲頗豐,向嘉年華郵輪集團交付4艘郵輪后,又接到四艘新郵輪訂單。分別為 Costa Asia公司,澳大利亞P&O郵輪公司及公主郵輪公司建造。另外在今年三月底,接到來自挪威郵輪集團下單建造麗晶七海郵輪旗下新船麗晶七海探索者號Seven Seas Explorer的姐妹船。

    歐洲船廠接單數量不斷,可能要持續到第二季度。在本月初,馬來西亞云頂集團在三家德國船廠建造10艘郵輪。三家船廠分別是Wismar船廠,Warnemünde船廠及Stralsund船廠。合同總價值達39.3億美元。

    據德國造船和船舶海洋技術協會(VSM)首席執行官Reinhard Lüken表示,歐洲、亞洲船廠新船訂單量發生轉變尚屬首次,并且將持續很長時間。

    造船市場形勢相比2015年而言發生了不小的改變。特別是韓國,在2015年贏得價值800億美元的新造船訂單,占全球范圍的30%。然而,全球海運業放緩,船東被迫放棄建造新船的念頭,為的是渡過危機,生存下來。結果導致在2016年第一季度,韓國船企僅贏得總計6%的新船訂單。

    韓國三大造船巨頭,韓國現代重工集團、大宇造船海洋及三星重工集團,總計損失高達67億美元。由于公司虧損嚴重,三家船企發起大規模重組計劃,包括裁員和資產出售,旨在加強公司流動性支持,并努力獲得更多的新船訂單。

    來源:中國船檢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