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家國際保賠管理公司中船保商務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5月31日,中船保商務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這是在上海設立的中國第一家國際保賠管理公司,被業內看好,堪稱意義重大。這家新企業,到底能做點啥?

    接軌國際,為國際航運中心提供金融支持

    航運業是資金高度密集型行業,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需要高水平、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支持。2015年,上海人大審議表決通過了18件法規草案,聚焦改革重點領域,其中之一便是《上海市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其中除鼓勵發展傳統航運保險業務外,還提出上海講支持各類航運損害理賠機構、船東互保組織發展,此番中船保商務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落戶上海,為航運企業提供保賠服務,正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

    要搞清楚中船保商務管理有限公司到底做點啥,首先要明白何為“保賠”。

    據了解,保賠協會最早源自英國,經過16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航運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目前全球僅有十多家國際保賠協會。1984年經國務院領導批準成立的中國船東互保協會,標志著我國擁有了自己的保賠協會,如今經過30多年發展,截至今年2月,協會會員和入會船舶已由1984年成立之始的3家會員、47萬總噸發展成為擁有140多家會員、約3800萬總噸的國際性保賠協會。

    如今,中船保協會會員已包括中遠海運集團、招商局集團、加拿大SEASPAN公司、新加坡萬邦集團等海內外大型知名航運企業,成為我國最大的保賠險保險人,位居全球同業第12位。此外,近年來協會船舶險業務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主要的遠洋船船舶險承保人之一。目前協會能同時向會員提供保賠險(P&I)、船舶險(H&M)、戰爭險(War Risks)、租船人責任險(Charterers’ liability)和抗辯險(FD&D)等多險種的一站式風險保障和服務。

    2015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通過戰略合作,促進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在滬發展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功能提升,為服務“一帶一路”和海運強國等國家戰略作出貢獻。

    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充分依托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優勢,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容,共同促進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在滬發展,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發展環境,共同培養保賠領域專業人才,努力打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國際化、市場化和專業化的保賠協會,促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融合發展。

    “今天中船保商務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標志著雙方的合作邁出了實質性的堅實一步。”中國船東互保協會董事長、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表示,通過設立專業公司,中船保將與上海一起,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運行機制,為中國保賠業走向專業化、市場化及國際化樹立起重要的里程碑。

    據了解,中船保將采用符合國際慣例的新運營機制,依托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國際金融中心、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綜合優勢,與上海市開展深入合作,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保賠業發展環境,促進航運與金融服務創新、融合發展,深化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推動中船保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進程,提升中國保賠業的國際話語權。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駛入快車道

    國際航運產業的發展,與世界經濟形勢息息相關。前不久,亞洲船東論壇第25屆年會在上海舉行,中國船東互保協會董事長、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曾在論壇上表示,全球經濟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亞洲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面臨深刻的改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面臨考驗和調整。反映在航運業上,供需失衡的矛盾依然沒有根本消除,航運業仍然面臨多重困境。為此,與會船東一致呼吁,亞洲船東需團結一致,加強對話與合作,加強與國際航運組織的交流,維護亞洲航運界的利益,促進亞洲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復蘇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全球經濟不振的背景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卻在不斷加速。近年來,上海相繼設立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專項資金”和“上海航空樞紐建設專項扶持資金”,重點用于支持航運樞紐港建設和促進航運功能機構集聚。為了使這項政策長期化、法制化,上海還通過了《上海市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規定,“本市設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發展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為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資金扶持”。

    作為支持航運中心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航運金融保險也在逐漸突破,除中船保商務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之外,據悉上海保交所也在去年11月獲國務院批準同意設立,初期規劃顯示,上海保交所將由國際再保險、國際航運保險以及大宗保險項目招投標三大業務平臺組成。

    來源:新華網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