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以百萬計國產汽車從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出發”走向世界!

    一輛輛滿載著全新國產品牌汽車的大拖車“魚貫而入”,駛入位于浦東外高橋的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內,準備啟程前往海外。

    作為目前全國最大的滾裝汽車碼頭,去年從外高橋港區海通汽車碼頭出口的汽車已超過100萬輛,今年前三個月繼續保持較快增速,數以百萬計的汽車正從浦東“出發”走向世界。

    繁忙的港口,折射著我國汽車貿易市場的強勁動力。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核心承載區,新一項“世界排名”也已出爐:已形成“外高橋、臨港”戰略協同的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滾裝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一。

    浦東也正著力引導國際航運供應鏈體系整合優化,助力汽車出口“提效增量”,助力上海港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滾裝公共口岸。

    國產汽車出口量激增

    一座“8700車位”分撥中心

    解鎖“排隊”難題

    數百臺比亞迪新能源車剛“熱乎”地從整車廠下線,第一時間就被運往了上海,滾裝車一排排駛入浦東外高橋地區。臨近海通碼頭,速度卻緩了下來,因為“湊巧”遇到其他國產品牌汽車也要“出海”時,只能耐心排著隊。這樣的場景,在海通碼頭時常上演。

    “最繁忙的時候,一下子就來了一兩百臺運輸車,近兩千輛的出口汽車扎堆。我們雖然已經擁有了可以停放3萬輛汽車的專用堆場,也有些招架不住。” 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舸表示。

    去年年底,浦東新區有關部門了解海通碼頭的情況后,積極開展現場調研,并爭取市交通委支持。海通公司所在的高東鎮、上港集團等部門做好服務。在多次討論優化方案后,“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汽車物流分撥中心”項目敲定,今年2月14日在“鏈接全球,創新引領——2023浦東新區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正式簽約,啟動相關建設。

    根據項目規劃,將新建一座8700車位立體停車庫、一座5000平方米的專業出口汽車服務車間、一座綜合商務樓。通過打造專業化口岸汽車物流貿易平臺,融合打通港口服務、物流服務與貿易服務等環節,實現出口汽車口岸物流貿易一體化運作的模式。

    項目投產后,一方面可為上海港汽車滾裝業務的發展提質擴能;另一方面,項目將賦能中國汽車出口貿易,進一步完善中國汽車品牌出口貿易服務體系,提高汽車出口貿易的專業化服務水平。

    助力上海港成為 全球最大汽車滾裝公共口岸

    傳統港口發展模式主要專注于貨物裝卸,而浦東要成為規則標準接軌國際的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就需要建立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今年年初發布的浦東支持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區建設十條舉措,就從集聚高能級航運主體、促進高端國際化航運人才集聚、支持離岸航運服務發展等共十個領域,著手建構完善航運服務網絡,全面帶動航運服務產業能級提升和跨越。

    我國進出口貿易火爆帶動航運需求大幅增加,浦東航運營商環境的步步升級 ,也吸引了頭部企業加大投入。面對中國汽車邁向國際市場的機遇,海通近年來已同步在浦東做好了新一輪戰略發展規劃的調整。

    陳舸說:“外高橋、臨港的兩個港區已初步形成戰略協同效應,遠期海通將進一步加大相應資源投入、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將上海港的汽車滾裝產能提升至超350萬輛,助力上海港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滾裝公共口岸。”

    依托浦東正在升級的航運業跨境金融、海關便利化服務等舉措,記者了解到,不少大宗商品貿易龍頭也在計劃提升在浦東的航運能級,為“全球貿易”項目立項,構建新的供應鏈體系。

    提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

    構建全球“資源型”航運服務網絡

    汽車滾裝船的“牛市”熱度幾乎傳遞到產業鏈條的每一環。業內人士分析,中國汽車出口之所以增長如此快速,主要源于歐洲市場正大力發展電動汽車,而不少中國新能源汽車從設計之初就采用了全球化理念,根據各地消費習慣來造車,因而中國出口的車輛在海外市場廣受歡迎。2023年初,中國新能源汽車延續強勁勢頭,出海按下“快進鍵”,“中國制造”越來越受世界認可。

    裝載著新能源車出海的滾裝船也越來越多貼上“中國牌”,“國輪國造、國車國運”成為現實。其中,破解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全球供應鏈船舶裝備短缺“卡脖子”問題的“大腦”之一也在浦東。

    作為我國船舶設計領域規模最大、船型最豐富、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研究設計單位之一,位于浦東張江的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已成功研發設計了7000車位、7800車位、8600車位和9000車位的一批新型PCTC,成功實現“國輪國造、國車國運”。此外,上船院還為安吉物流研發設計深度預留甲醇燃料動力的9000車PCTC建造合同并已生效。目前上船院承接的PCTC訂單全球市場份額占有率達67%,高居全球第一,為全球造船和航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越來越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自2021年上船院將注冊地及稅管地遷入浦東新區以來,得益于浦東新區“十四五”期間促進航運業發展財政扶持政策(含新落戶航運企業獎勵、綜合貢獻獎勵及高層次人才獎勵)等,上船院創新布局也步步升級。

    “在浦東政策財政扶持、高層次人才獎勵等助力下,我們還成立了合資公司,拓展船舶綠色節能產業;吸引更多高端和跨界人才進院工作。”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綜合管理部主任徐一平表示,“在浦東優越的航運產業營商環境下,我們也不斷融入產業鏈上下游,共建船海科創的生態氛圍。”目前,由上船院發起的AI+海洋科創中心獲得浦東新區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GOI授牌,帶動產業聚集浦東新區。

    根據中汽協預測,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有望實現20%的增長。上海口岸也在為車企提供各種通關便利,比如簡化申報模式、實現汽車出口零延時驗放等。

    浦東正努力打造資源配置型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區,建設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擺在了首位,將核心關鍵點逐一打通,為各行各業構建一個“雙循環”的航運服務網絡。

    “浦東在汽車生產及汽車滾裝船訂單、汽車物流鏈上都有強大的優勢。市級規劃中對于汽車滾裝碼頭承載和運輸能力的匹配上也做了整體的考慮,國產新能源車出口增長為浦東進一步打造汽車物流產業生態創造了良好條件。”浦東新區商務委副主任董曉玲表示,“浦東將在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端更精準匹配和服務,在汽車物流人才積聚上做好服務,在汽車物流領域探索一些行業標準,以標準引領行業服務效能提升,并在汽車滾裝船的綠色低碳轉型上予以關注和支持,實現汽車物流行業更高質量發展。”

    距離浦東特斯拉8公里外的南港碼頭,正在以1分鐘3臺車的速度將車輛裝船,23小時內就能完成超過4200輛特斯拉的滾裝作業,然后出口歐洲。在外高橋海通碼頭,航運服務能級也在不斷提升,除了與現有海通公司外高橋港區六期碼頭無縫銜接的全新“供應鏈服務中心”加速推進外,一座可停放6000余輛汽車的全自動整車立體庫也將于年底在港區內建成投入運行,助力國產汽車加速“出海”。

    浦東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279萬標箱,占市90%,支撐上海港突破4730萬標箱、連續13年世界第一;浦東機場貨郵吞吐量311萬噸,占市94%,連續15年世界第三。海空港口貨量全球領先的浦東,在構建“資源型”輻射全球航運的樞紐網絡里,一條助力國產汽車全球出海的“高速路”正在鋪設。

    來源:浦東發布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