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8-19 14:59 編輯
8月18日晚間,中集集團(000039)公告,公司與普洛斯投資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基于各自的相關戰略資源,共同發展物流地產業務,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中集集團CEO兼總裁麥伯良表示,這意味著,中集將借助與行業領先者普洛斯的合作,成功切入物流地產領域。
根據協議,雙方擬充分發揮中集集團在土地資源儲備、物流裝備制造、物流運輸服務等方面的產業優勢以及普洛斯(中國)在現代物流地產及物流服務領域的豐富經驗,綜合雙方在市場中的品牌、客戶、資源、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優勢,在物流地產開發及相關配套服務等領域建立長期、全面、深度的戰略合作關系。
具體而言,在物流地產方面,中集集團將對現有的閑置土地資源進行開發整合,在確保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優先與普洛斯(中國)進行合作,以進一步挖掘中集土地的潛在價值,雙方還將共同發揮各自資源和優勢,未來開展更多物流地產方面的合作項目。
物流園區配套服務方面,雙方合作探討為園區客戶提供一攬子綜合配套服務,在同等條件下,普洛斯將優先采購中集集團的物流裝備、物流倉儲及相關增值服務、多式聯運場站運營服務等,并探討股權合作的可能性;同時,雙方共同探討為園區客戶提供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等各種金融服務及其他增值服務。
中集集團表示,通過與普洛斯(中國)的深入戰略合作,有利于盤活集團擁有的存量土地資源,優化資產結構并帶來新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同時通過將本集團全產業鏈的物流裝備(如物流車輛、多種物流器具和自動化物流裝備等)制造和服務能力與普洛斯(中國)物流園區的需求對接,有利于集團現有業務持續發展和業績提升。
近年來,國內的物流地產行業處于不斷升溫狀態。全國整體優質倉儲物業的平均租金正在持續上漲,根據CBRE(世邦魏理仕)的統計報告,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物流設施投資凈回報率6%~8%,要高于商業地產的4%~5%,遠高于住宅地產的2%~3%。
不僅如此,國內的物流地產行業在未來也具有不小的發展空間。市場調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人均物流倉儲面積約為0.41平米,是美國水平的十二分之一。巨大的市場缺口使得中國市場優質物流倉儲設施在中長期仍將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麥伯良認為,近年來,中國物流業高速發展,但物流標準化裝備及設施建設滯后,物流效率明顯低于歐美發達國家。“普洛斯將物流地產的理念帶進了中國,并重新在中國定義了標準化、個性化物流倉儲設施的概念。”
據了解,普洛斯中國控股股東普洛斯( 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 Limited)為新加坡上市公司(股份代碼:MC0.SI)。目前,普洛斯是亞洲最大的現代高端物流設施開發商與服務商,在中國及日本擁有覆蓋主要物流樞紐、工業園區、港口、機場和城市配送中心等戰略接點的高效物流網絡。
截至2016年6月30日,普洛斯在全球118個市場擁有并運營5200萬平方米的物流設施組合,形成了一個覆蓋主要物流樞紐、工業園區、港口、機場和城市配送中心等戰略接點的高效物流網絡。2002年普洛斯進入中國,在中國的38個城市開發和管理著231個物流園區。
“我們非常欣賞普洛斯的戰略眼光,并對這個方向表示高度認同。”麥伯良非常看好此次合作,“兩家公司都是有著國際化運營豐富經驗的跨國企業,相同的文化基因促使兩家企業走在了一起,雙方在未來一定能夠優勢互補、攜手前行。”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