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數世界各大國航天測量船



    遠望5號航天測量船

    中國在航天發射中,有一支“遠望”船隊讓所有國人自豪,這么大一支船隊可不是我們國家的專利哦,世界上曾經有過為數不多的同類船只,我們來掰掰手指看看吧。為啥會出現航天測控船呢?原來啊,航天器的發射、飛行試驗中,必然需要對飛行中的運載火箭和航天器進行跟蹤測量和控制。特別是載人航天工程中,還需要進行天地之間的話音通信和圖像的傳輸。然而世界上正是隨著導彈、航天器的試驗需要和發展,地面測控通信系統應運而生并且不斷發展。



    遠望2號航天測量船

    從導彈靶場試驗中運用而生,隨著導彈射程的延伸,陸上靶場測量設備因受地理條件和作用距離的限制,完全超出國土面積的彈道導彈全程飛行試驗的測量要求。到20世紀50年代左右,美國人就把地面站的主要測量設備經過改裝安裝到船上,然后行駛至預定海域完成從陸上發射導彈的跟蹤測量和遙控這些任務,海上靶場測控船出現了。特別是載人研究階段,飛船的飛行對于測控通信高覆蓋率的要求極大地促進了航天測控船的發展。所以美蘇兩國同時開辟了海上靶場,把測控通信網從陸地拓展到海上,擴大了戰略武器和航天發射試驗的地域范圍。



    遠望7號航天測量船

    美國發射最多也是航天測控船最早的國家,早在1957年就有了測控船,最早用二戰的自由輪改裝執行彈道導彈試驗單一任務的遙測船,而后則舊船改裝大型的綜合測控船,而用于載人飛船和衛星發射試驗。先后改裝建造過23艘測控船,建立了大西洋及太平洋靶場兩大測控船隊。大約發展可分4個階段,57年-63年間服役的測控船,排水量約萬噸左右,設備簡單,主要任務是跟蹤導彈和衛星。64年—66年間服役的是2艘高精充跟蹤的綜合性測控船“范登堡將軍”號和“阿諾德將軍”號,主要設計是收集彈道導彈數據和進行再入段測量。67年后為5艘專門設計跟蹤“阿波羅”號登月飛船的測控船,其中3艘“紅石”級是測控飛船發射段、入軌段和奔月段時使用,而“瓦特鎮”號2艘船是在飛船回程段時使用。71年以后,美國先后改裝和入役了2艘測控船,分別為“靶場哨兵”號和“觀察島”號,用于彈道導彈試驗,而后者裝備了船用相控陣雷達,具備有較強的跟蹤和測量能力。目前在美國已有的測控船中,以“紅石”號設備最齊全;而新世紀服役的“霍華德.O.洛倫岑”號為最新。



    美國紅石級航天測量船

    與美國相對的前蘇聯則在1958年也開始由中、小型舊船改裝成的遙測船,先后建造改裝約30艘航天測控船,建立了屬于太平洋的測控船隊。早期服役的測控船改裝數量較少。首次完成了載人飛船后,前蘇聯加速研究宇宙空間研究,將多艘貨船改裝成了測控船。隨后研制全新的綜合測控船,如“克雷洛夫”號、“科馬洛夫”號等,后者比較先進。70年以后,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測控船“宇航員尤里·加加林”號,滿載排水量5萬多噸。進入80年代后,又新建了“涅德林元帥”號和“卡普斯塔”號兩艘航天測控船。 “烏拉爾”號核動力航天測量船,也是前蘇聯發展的最后一型大型專用導彈試驗與航天測控船。



    前蘇聯尤里.加加林號航天測量船

    其他國家的法國在1968年開始使用由油船改裝的測控船,20世界90年代后,法國建造服役了新型綜合測控船“蒙日”號,擁有最先進的跟蹤測量系統,用于導彈衛星的跟蹤測控。目前世界上開始建設數據中繼衛星系統的天基系統,而陸海空基相結合的測控網逐步已被天、陸基測控相結合的測控網所取代。



    法國蒙格號航天測量船

    來源:浩漢防務論壇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