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挪威北海石油鉆井平臺不遠的地方,造船工們正在組裝全球首批完全由電池供電的渡輪。
眼前的這家造船廠依偎著深藍色的海水,以及挪威最深的峽灣中被積雪覆蓋的山脈。多年來,它主要為石油工業制造堪稱“油老虎”的船舶。但近年來,隨著原油價格持續下探,訂單逐漸消失。現在,像挪威的其他工業一樣,其未來的繁榮取決于綠色產品。
Havyard船廠集團項目經理埃蘭·哈特萊伯格和斯蒂格·布雷德維克在視察松恩峽灣造船廠。攝影:Carina Johansen/Bloomberg
這家位于松恩峽灣,隸屬于Havyard船廠集團(Havyard Group ASA)的造船廠已經開始專注于制造電池動力船舶——這種技術類似于插電式汽車。項目經理埃蘭·哈特萊伯格(Erlend Hatleberg)表示:“這就是我們打算在未來五年做的事情。我們一度處于非常深的低谷。但生產活動已經重回工廠。”
在全球各地,耗油量驚人的船隊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污染。但它在電氣化方面的進展遠遠落后于汽車業。不過,隨著《巴黎氣候協議》確定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給造船業構成日益巨大的壓力,歐洲正在取得初步進展。數十艘能夠通過挪威、比利時和荷蘭內陸水道的電池動力船舶,即將進行首次航行,其中一些船只甚至能夠在沒有船員的情況下全自動航行。
實現電氣化
就電氣化努力的普遍程度而言,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比得上挪威。在這個北歐國家,幾乎所有的電力都來自水電站;國家石油公司正在向海上
風電場擴張;電動汽車的人均保有量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多。
挪威的下一個愿景是,在所有沿著嶙峋多風的大西洋海岸線運輸乘客和汽車的船舶中,有三分之二將在2030年底之前實現電氣化。Havyard船廠集團正在加班加點地完成該公司自2016年以來收到的13艘零排放渡輪訂單。
但如果把鏡頭推遠,你就會發現,這種進展或許只是滄海一粟。要真正減少海上污染,需要穿行在海洋上的5萬艘油輪、貨輪和運輸船轉換為可再生能源。最大的船只所使用的柴油發動機有四層樓房那么大,其排放量可以跟6.4萬輛乘用車相提并論……
來源: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