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自然資源部公布《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2021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9萬億元,達 90385 億元,比上年增長 8.3%,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 8.0%,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0%。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 4562 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 30188 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 55635 億元,分別占海洋生產總值的 5.0%、33.4%和 61.6%。
2021年我國主要海洋產業實現增加值340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0%。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海洋船舶工業等傳統產業呈現較快增長態勢。
增加值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與服務活動的最終成果”,生產總值是各產業增加值之和
海洋船舶工業
隨著世界航運市場逐步回暖,全球新船需求顯著回升,2021年我國新承接海船訂單、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訂單分別為 2402、1204和 3610萬修正總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47.9%、11.3%和 44.3%,占國際市場份額保持領先,船舶綠色化、高端化轉型發展加速。海洋船舶工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264億元,比上年增長 7.7%。
海洋交通運輸業
隨著對外貿易快速復蘇,遠洋運力供給不斷強化,沿海港口生產穩步增長。2021 年我國海洋貨物周轉量比上年增長 8.8%,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比上年增長 5.2%和 6.4%。全年實現增加值7466 億元,比上年增長 10.3%。
海洋電力業
2021 年海上
風電新增并網容量 1690萬千瓦,是上年的 5.5 倍,累計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開發利用技術的研發示范持續推進。海洋電力業全年實現增加值 329 億元,比上年增長 30.5%。
海洋產業結構優化
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試點有序推進,截至2021年底,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36個;海洋船舶建造綠色低碳化發展,綠色動力船舶訂單占全年新接訂單的占比達到24.4%,特種船舶21萬噸LNG動力散貨船、7000車雙燃料汽車運輸船、甲醇動力雙燃料MR型油船等也實現了批量訂單承接;沿海港口建設智慧化推進,已在廈門港、青島港、上海港、深圳港、日照港、天津港等8個港口建設了33個自動化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