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洋海運(Pan Ocean)那一點猩紅在韓國航運企業一片慘淡的“綠油油”的襯托下顯得十分奪人眼球……還記得那個在破產路上苦苦掙扎的STX Pan Ocean嗎?當然你一定記得去年6月被夏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HarimHoldings Co., Ltd.,夏林控股)收購的Pan Ocean……
盈利:電光石火
早在2014年年底,夏林控股就是那時陷入重重危機的STX Pan Ocean的“護花使者”,當時夏林控股董事長金弘國在接受《韓國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成功吸納STX Pan Ocean將是集團成長為如美國嘉吉公司那樣的業內巨頭的良好契機。
令金弘國倍感驚喜的是,在韓國政府與當時STX Pan Ocean最大債主韓國產業銀行(KDB)合力推動下,去年6月夏林控股以1萬億韓元(約合9億美元)的“白菜價”,稱心如意地將Pan Ocean收入囊中……難怪金弘國當時志得意滿地表示:“我們終于如愿以償地擁有了自己的谷物飼料運輸船隊,加之集團畜牧業和食品加工業務,有信心將Pan Ocean的年銷售收入維持在超過2萬億韓元(約合18億美元)的水平。”
底氣十足地做出這番擲地有聲的宣言后,不到1年,Pan Ocean實現了1.8萬億韓元(約合16.2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全年預期實現銷售收入2.1萬億韓元(約合18.9億美元),金弘國用不到1年的時間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春風得意的金弘國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關于集團未來的運作,我們要同時提升采購規模和采購能力,保證Pan Ocean在谷物飼料運輸能力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寄希望于將集團打造成一家如同美國嘉吉公司那樣擁有品類繁多且數量巨大的飼料配送能力的跨國名企。”
整合:無心插柳
在韓進海運和現代商船紛紛剝離散雜貨運輸資產的大背景下,被并購的PanOcean力壓新貴H-lineShipping Co., Ltd.成為韓國散雜貨運輸業當之無愧的老大。經過一系列的債務重組和前期的良性經營,Pan Ocean償還了絕大部分的債款并將負債率由原先的2000%降至80%,這些“成就”令人乍舌。不論這背后是否有政府主導和銀行推手,單憑這一切都還是在
BDI跌穿谷底、韓國航運企業紛紛被債權人催逼的情況下取得的,就讓人情不自禁地為其喝彩。
5月8日,Pan Ocean的“成績單”被曬出,分析師指出:Pan Ocean實現年銷售收入21156億韓元(約合19.04億美元),同時取得2053億韓元(約合1.85億美元)的營業利潤,其盈利能力是實現50億韓元(約合450萬美元)營業利潤的、中等體量的韓國航運企業Korea MarineTransport Co., Ltd.的4倍。母公司夏林控股自去年7月以來“喂”給Pan Ocean約30萬噸的運量,預計截至年底,“喂食”規模將達到120萬噸的級別。
上海航運交易所分析員馬途對筆者感嘆道:先要搞清楚一個概念——現在的PanOcean與原先的STX PanOcean并不能等同為同一家企業,經歷了不良資產剝離等“放化療”的Pan Ocean如今已經“涅Pan重生”。想當初STX PanOcean是KDB手里的燙手山芋,以至于被“掛牌”之后都無人問津。KDB為了急于給STX Pan Ocean找到“婆家”而心力交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當時現金流充裕、運營良好的夏林控股,而在談判進行之初夏林控股表示對STX Pan Ocean趣味索然。于是乎KDB開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條件——諸如提供低息貸款等優惠條件極力撮合夏林控股接納STX Pan Ocean。甚至有消息說,“促銷”談判一共進行了四輪,最后連韓國政府的代表都坐在了談判桌上,收購案最后才得以付諸實施……如今Pan Ocean康復良好,甚至能給產業鏈“規模化效應”,這恐怕是無心插柳的韓國政府和KDB事先都未曾預料到的。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