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游艇行業的整體規模和資金實力無法與傳統產業相比,但其實許多企業的資金壓力和需求也很大。如何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實現產融結合的發展模式,是游艇行業一直探索解決的問題。隨著新三板成為眾多產業借力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重要陣地,游艇行業也積極投身這一極其活躍的資本平臺。那么,當前游艇相關企業登陸新三板的情況如何,它又能否成為撬動游艇行業市場的一個新支點?
機遇前資本騰挪提速
多年來,中國游艇行業鮮少涉足資本市場。A股上市公司中業務涉及游艇的僅有兩家企業。其中,太陽鳥游艇股份有限公司在復合材料公務執法船艇研制方面優勢明顯,相關大額招標訂單對其業績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并購合作和拓展下游服務,太陽鳥正在優化游艇業務布局;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集中于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發設計領域,游艇設計與制造只是其業務板塊中很小的一部分。
新三板的設立為游艇相關企業進軍資本市場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2015年11月20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新三板是經國務院批準,依據《證券法》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已經超過6000家,新三板作為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練兵場的地位和作用越發舉足輕重。
不到半年時間,掛牌新三板的相關企業已增至4家。自2015年8月份海斯比(證券簡稱)在新三板正式掛牌后,凱力船艇、毅宏游艇、蘇馬游艇等企業也相繼成功登陸新三板。這些企業中既有從事復合材料船艇研發與制造十年以上的“老面孔”,也有剛成立游艇事業部門不久的“新兵”。在資本市場沉寂多年的游艇企業,借助新三板的“東風”猛然發力,一時間讓整個行業備感振奮。
在業務領域方面,資本市場中的相關企業也有了很大擴展。過去,相關上市公司的游艇業務集中于產業鏈前端的游艇研發和制造。如今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例如,新三板中一家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游艇設備及其配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導產品為游艇用上層遮陽產品、甲板五金產品、系泊類設備、五金索具、救生設備等。即使是以游艇研發和制造為主業的企業,也在大力延伸消費市場的服務,游艇租賃、售后維修是其穩定的收入來源。
更多的游艇相關企業還在奔赴資本市場的路上。除了上述4家已經登陸新三板的企業,游艇行業還有許多品牌優勢明顯、盈利空間較大、治理機制健全的企業,特別是在一些細分領域擁有先發優勢的企業,有望成為游艇行業未來的“標桿”。對尚處于發展初期的游艇行業來說,資本的推動,是做大規模的必要條件。一些企業已經明確表示將進軍資本市場,比如在新三板掛牌然后再轉板,或者直接上創業板。
誘惑下掛牌熱情難擋
游艇行業在新三板的集體發力不是偶發事件,背后是行業內外多種因素的推動。中國復合材料船艇行業涌現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較為完善的產品結構和高端船艇生產能力的制造商,產品性能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憑借規模化生產等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主動地位。與此同時,中國游艇產業鏈的發展也顯示出了很高的成長性,配套設施和服務缺失等問題也逐步改善,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將游艇推向社會生活的前臺。
相對較低的門檻,使得此時的游艇行業能夠順理成章地對接資本市場。掛牌新三板的條件包括依法設立且存續滿兩年,業務明確、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合法規范經營,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等。相關要求對企業沒有營業收入和盈利方面的嚴格限制。這十分符合游艇相關企業當前的發展特點。部分已在新三板掛牌的游艇相關企業,全年營業收入只有2000萬元左右,規模相比A股上市公司小了很多。
游艇相關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國家六部委發布的《關于促進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旅游裝備制造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公司債、債務融資工具、項目收益債等方式,利用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用于加大創新投入。
各地對掛牌新三板也出臺了有力的扶持政策。例如,2015年,《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金融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出臺,對在新三板掛牌的當地企業給予上市公司“綠色通道”待遇,掛牌且成功交易的可獲得補助和獎勵。
據了解,很多游艇相關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營運資金不足的問題,目前融資需求非常強烈。根據券商運作掛牌的推薦報告,有的企業母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73%,“借新債還舊債”是應對的手段之一;有的企業需要適當擴大規模,但融資渠道以銀行短期借款為主;多家企業存在較大金額的應收賬款,有的占資產總額的比例超過20%,并且呈持續增長趨勢。如果不能從其他融資途徑獲得資金支持,將對企業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掛牌新三板能夠獲得近在眼前的利益。掛牌后,企業可根據發展情況公開轉讓股份、引入投資者。海斯比自掛牌以來,已多次成功實施了股票轉讓方案。該公司3月份發布的一份股票發行認購公告顯示,此次股票轉讓募集資金為1050萬元。4月6日,毅宏游艇發布股票發行方案公告,擬向部分合格投資者定向發行股票,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1億元。這將使該公司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均有所提升,財務實力進一步增強。
困境中拒絕有錢任性
不過,頂著新三板的“光環”,并不意味著未來的發展定會一帆風順。從外部看,游艇行業的發展環境不容樂觀。我國已經具備游艇產業發展的工業基礎和需求基礎,然而政策環境卻是游艇產業發展的重大變數。雖然近年來隨著國內游艇制造與消費的興起,國家、地方陸續推出各項利好政策推動產業發展,但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諸如游艇俱樂部等許多領域還缺乏較為系統全面的管理辦法和行業規范。國家力推節儉、限制公款消費和高端奢侈消費,對游艇消費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寒意絲毫未減的市場也印證了這一判斷。太陽鳥2015年年度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當年凈利潤為1618萬元,同比下降26.85%。上海佳豪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該公司游艇銷售收入為104萬元,同比下降84.84%;其游艇銷售額僅占全部營業收入的0.09%,這一比重較2014年繼續下降。上海佳豪曾表示,其游艇業務持續低迷,2015年前三季度繼續虧損,且在短期內難有起色,因此擬處置游艇資產及相關業務。
掛牌新三板,相關企業本身也有一定的風險。游艇行業中民營經濟非常活躍,而且很多企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瓶頸期。從已發布的公司公告來看,一些公司的家族管理模式的色彩十分濃厚,如存在親屬關系的實際控制人直接或間接控制100%股權,并擔任各重要管理崗位職務。若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權,對生產、經營、人事、財務等進行不當控制,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另外,部分公司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偏高,總營業收入波動明顯。
廣東一家游艇制造企業負責人表示,新的融資平臺能提升融資能力,對游艇行業是好事,但對這種融資工具,不能以投機的心態過度地進行資本運作。如果在掛牌后以市場化的名義進行融資等股本擴張活動,又不遵循市場定價機制、扭曲融資功能,將使企業的發展呈現出強烈的隨意性,最終傷害的是企業和投資者的利益。
要享受制度的紅利,關鍵是要把融到的錢真正用于企業發展上。游艇行業人士認為,募集資金的主要用途應是擴展和完善業務布局,提升產品及服務的競爭力,同時優化股權結構、財務結構,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長遠來看,要借助掛牌提高管理水平,早日實現做大做強的目標。廣東一家掛牌新三板的企業表示,將大力發展高附加值游艇業務,在原有的研發、設計、建造、銷售、售后服務等成熟業務的基礎上,延伸產業鏈,增加利潤增長點。比如,在國內外重點旅游城市參股或成立游艇公司,參與游艇會運營、游艇租賃等。
來源: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