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港口首個海外區域公司在新加坡揭牌

    山東省港口集團(簡稱“山東港口”)20日發布消息稱,當日,山東港口業務宣傳推介會暨山東港口(東南亞)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新加坡舉行。這是山東港口設立的首個海外區域公司,將有助于推進其與世界頭部航運公司、一手資源商、知名貿易企業等的合作,同時借助新加坡發達的航運資源優勢,將自身航運終端能力輻射至東南亞乃至全球。 新揭牌的公司將聚焦發揮駐外聯絡溝通平臺、跨境貿易物流電商平臺、招商引資平臺、文化旅游交流平臺等“六個平臺”功能定位,集成“港口+物流+金融+貿易+航運”要素,助力山東港口加速從傳統裝卸港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轉型升級,推進從產業鏈到產業生態圈層的遞進升級。 現場,山東港口青島港、煙臺港、物流集團、貿易集團、海外發展集團作業務推介;山東港口與太平船務(私人)有限公司,與新加坡韋立國際集團、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物流集團與嘉吉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貿易集團與托克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海外發展集團與馬士基碼頭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分別簽署協議。 山東港口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在致辭中表示,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貿易、海運及區域航運中心,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山東港口在此設立首個海外區域公司,將全方位促進貿易流通,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 新加坡“通商中國”主席李奕賢在致辭中說,期待兩地港口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強強聯合,互惠互利,共贏發展,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據介紹,山東港口自成立以來,通過327條集裝箱航線、82條海鐵聯運班列,已通達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締結友好港40個,構建起暢通高效的物流網絡,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樞紐節點。 同時,在海外拓展方面,山東港口目前參與運營的海外項目有11個,分布于歐亞非三大洲,通過建設國際化港口運營管理服務平臺、物流資源整合平臺、產業鏈投融資平臺,實現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統計顯示,2022年,山東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6億噸、集裝箱量突破3700萬標箱,分別居全球第一、第三位。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三部門:推進海南郵輪港口海上游航線試點落地實施

    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推進海南郵輪港口海上游航線試點落地實施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推進海南郵輪港口海上游航線試點工作落地實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明確有關政策 中資方便旗郵輪運輸經營人使用其擁有或光租的中資方便旗郵輪從事海南郵輪港口海上游航線試點,船齡不得超過30年。 中資方便旗郵輪應按照實際貿易方式辦理郵輪的貨物進口報關手續。 進口郵輪不再從事海南郵輪港口海上游后,要依法辦理相關出口手續。 二、關于郵輪手續 中資方便旗郵輪運輸經營人向海南省交通運輸廳提出開展海南郵輪港口海上游航線試點業務的申請,取得海南省交通運輸廳核發的批準文件。 中資方便旗郵輪運輸經營人憑海南省交通運輸廳核發的批準文件向中國船級社申請辦理舊船舶進口勘驗。 中資方便旗郵輪運輸經營人,憑上述批準文件、舊船舶勘驗報告及其他相關材料,由其在境內設立的法人實體,向商務部申請辦理進口許可證。 取得商務部核發的進口許可證后,向海口海關申請辦理試點郵輪的貨物進口報關手續。 三、有關要求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海南省商務廳、海口海關、海南海事局等部門要加強協調聯動,加大支持力度,合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海南省交通運輸廳、海南省商務廳、海南海事局要依據職責切實加強對試點郵輪運輸經營人及郵輪運營的監管,確保試點郵輪不從事海南郵輪港口海上游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 郵輪運輸企業要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控制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或獨立通風條件的客房售票數量,做好船舶通風消毒,引導旅客在公共場所科學佩戴口罩,少聚集,加強個人防護,做好自我健康監測,落實各項防疫措施,防止發生規模性疫情。郵輪運輸企業要加強船舶安全管理和應急演練,郵輪開航前要開展安全自查,特別是長期停航的郵輪要全面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確保船舶適航、船員適任,切實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海南省交通運輸廳要落實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有關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安全監管。海南海事局在郵輪首航前,組織開展聯合安全檢查,發現的重大缺陷要在開航前糾正完成,切實加強郵輪安全監管。

    克拉克森研究:土耳其-敘利亞地震對航運市場影響評估和港口更新

    2月6日星期一,土耳其東南部和敘利亞北部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并受到嚴重破壞。地震除了對當地經濟和生活帶來巨大損失,航運業也受到一系列影響,包括該區域部分港口關閉、物流中斷以及油氣管道貿易受到影響。總的來說,盡管地震所帶來的破壞預計會對土耳其的海運貿易產生一定影響,但對全球航運市場的影響似乎有限。截至23年2月10日,克拉克森對地震造成的航運市場影響和細分板塊涉及港口影響做初步評估更新。 干散貨船 土耳其伊斯肯德倫港(Iskenderun)已暫停運營,現階段重啟時間表未知。該港口短期關閉預計將對土耳其的干散貨海運貿易帶來一些影響,同時對該地區鋼鐵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也造成一些干擾。克拉克森統計2022年,通過伊斯肯德倫港進口的煤炭達到500萬噸(約占土耳其煤炭進口量14%和全球煤炭貿易0.4%),同期該港口糧食進口達到400萬噸(占土耳其糧食進口量25%和全球0.8%)。此外,伊斯肯德倫港去年廢鋼進口達到400萬噸(21%/5%),同時鋼材出量達到300萬噸(18%/0.9%)。去年該港口停靠的散貨船以小型船舶為主:小靈便型和大靈便型船舶合計占港口停靠散貨船總數近90%。 集裝箱船 伊斯肯德倫港(Iskenderun)集裝箱碼頭發生火災,并造成重大損失,有報道稱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運營。班輪公司正在將船舶轉移到附近的其他港口或將貨物運送到區域轉運中心。一些集裝箱船被轉移到梅爾辛港(Mersin),作為預防措施,該港口的運營曾短暫暫停,但隨后又重新啟動。克拉克森統計伊斯肯德倫港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00萬TEU,占土耳其港口集裝箱總吞吐量不到10%,同期梅爾辛港集裝箱吞吐量在去年超過200萬TEU。盡管一些經營遠洋貿易路線的的大型集裝箱船(最高達到1萬TEU)也會在該港口停靠,但去年在伊斯肯德倫港口停靠的集裝箱船仍主要是支線型集裝箱船(約占該港口停靠集裝箱船總數75%)。 油輪 杰伊漢港(Ceyhan)石油運營受到影響。該港口作為阿塞拜疆和伊拉克原油出口樞紐,通過兩條重要的跨境管道操作:BTC管道(Baku-Tblisi-Ceyhan)即從阿塞拜疆輸送石油至杰伊漢(占杰伊漢港出貨量60%)和基爾庫克-杰伊漢管道(Kirkuk-Ceyhan)即從伊拉克庫爾德斯坦輸送原油至杰伊漢 (占杰伊漢港出貨量40%)。據報道,雖然兩條管道均未受損,但杰伊漢港在震后暫停運營,并等待進一步評估。克拉克森統計杰伊漢港每天原油出口量約100萬桶,占全球石油供應量的1%,占全球海運原油貿易量2%以上,且在該港口停靠油輪中絕大部分是蘇伊士型和阿芙拉型油輪。從伊拉克基爾庫克原油運輸和出口于2月7日重新開始,但同時原計劃在2月8日或9日恢復運營的BTC管道碼頭,因碼頭控制室受到地震損壞,現在看來可能至少要推遲到下周才能重啟。此外,附近的德爾特約爾港(Dortyol)輸油管道沒有相關受損報告,該港口的運營僅短暫暫停。 氣體船LPG/LNG LPG方面,土耳其LPG進口似乎不會受到較大影響。該區域絕大多數LPG進口通過位于德爾特約爾港(Dortyol)的主要LPG進口樞紐來操作,其在地震后迅速恢復運營。 LNG方面,土耳其LNG進口預計不會受到較大影響。雖然有報道稱該地區一條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但該管道僅是當地一部分電網配套。克拉克森研究數據顯示目前一艘FSRU在德爾特約爾港(Dortyol)停泊。港口整體的運營僅受到短暫影響,且土耳其再氣化終端的運行通常遠低于產能。此外,即使將后期到達該港口的LNG轉移至其他土耳其港口處理,接收能力也是足夠的。 來源: 克拉克森研究

    福州港貨物吞吐量連續3年居全省沿海港口首位

    2022年,福州港貨物吞吐量達3.02億噸、比增10.3%,創歷史新高,連續3年居我省沿海港口首位,在全國主要港口排名提升2位;完成投資32.5億元,比增25%,占全省的46%,連續7年居我省沿海港口首位……交出亮相成績單。 5萬噸級鎳礦“金盛”輪在福州港開展接卸作業。(福州港務集團供圖) 未來,福州港將從十個方面發力,突出立體綜合、提質增效、優化結構、安全可靠,持續推進福州國際深水大港建設。 據介紹,2023年福州港將強化岸線管理,集中建設重點港區,加強集約開發,推進規模化發展。 按照部省聯合批復的《福州港總體規劃(2035年)》,有序推進港區功能優化調整,支持江陰港區承接閩江口港區功能調整轉移,加快江陰港區6#-9#集裝箱專業化泊位建設。推進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6#-7#干散貨泊位建設,鼓勵羅源灣港區做大散貨中轉業務規模。推進松下港區牛頭灣作業區開展前期工作等,提升港口國際競爭力。 做好江陰港區中石油萬安LNG接收站配套碼頭和壁頭作業區14#、18#-19#泊位等前期項目儲備。加快江陰港區壁頭作業區6#-7#、8#-9#泊位,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6#-7#泊位,閩江口內港區洋嶼作業區5#-6#泊位等在建工程;推進江陰港區壁頭作業區6#-7#擴能改造工程,松下港區元洪作業區1#-2#泊位項目開工,江陰港區13ABC泊位工程完工;重點指導江陰港區壁頭作業區4#-5#泊位堆場項目驗收,13ABC#泊位項目驗收及口岸開放工作。 進一步完善港區深水航道、防波堤、公共錨地建設,重點加快推進江陰進港航道三期等航道項目,爭取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 推進羅源灣門邊工作船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福州港松下防波堤、南港航道等尾工項目竣工驗收。推進牛頭灣、碧里等作業區碼頭堆場至后方臨港企業皮帶機廊道運輸系統建設,促進運輸結構調整。跟蹤重點港區疏港鐵路建設,以打通沿海港口后方貨運鐵路通道為目標,推動解決疏港鐵路與干線鐵路銜接不暢問題。 提升重點物資運輸保障能力,督促引航站及港口企業優先保障電煤、糧食等重點物資運輸船舶和集裝箱班輪,落實優先引航、優先靠泊、優先接卸等工作。 持續優化港口營商環境,落實省、市港口生產發展扶持政策,引導港口企業積極拓展貨源,積極介入船公司航線升級調整,積極拓展和RCEP國家的近洋航線,加密沿海穿梭巴士,推進“絲路海運”新航線發展。 來源:福州日報

    福建省港口集團一批人事任免

    近日,據福建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批人事任免通知。 黃循鈾同志任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免去其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朱勇進同志聘任為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試用期一年); 蔡立群同志任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免去其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 陳朝輝同志任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聘任為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受地震影響 土耳其東南部第二大港口伊斯肯德倫港暫停運營

    土耳其當時時間2月6日發生兩次7.8級地震,多地建筑被夷為平地。據央視新聞報道,地中海沿岸的伊斯肯德倫港位于哈塔伊省,而哈塔伊省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受地震影響,伊斯肯德倫港部分集裝箱倒塌,引發電路故障,此后燃起熊熊大火。 直至當地時間2月7日上午,伊斯肯德倫港的火災仍在持續,且蔓延至港口多個區域。據《參考消息》報道,由于地震造成的破壞,伊斯肯德倫港已暫停運營。 伊斯肯德倫港是土耳其東南部第二大港。搜航網顯示,伊斯肯德倫港區有一個深水突堤碼頭可同時停靠3艘萬噸級船舶,另有2個浮動油船泊位,在西北不遠有伊拉克輸油管的終點戈洛瓦西(G-OLOVASI)有15萬噸級和30萬噸級油船泊位各2個。主要進口貨物除原油外還有食品及工業品等,出口貨物主要有糧谷、橄欖油、棉花、羊毛、水果及礦石等。 另據在線船舶服務網站Marine Traffic信息, 經常停靠該港的船舶類型是雜貨船(38%),散貨船(31%),集裝箱船(12%),漁船(4%),油/化學品船(3%)。 除了伊斯肯德倫港之外,有媒體報道稱,土耳其地中海沿岸主要石油出口碼頭杰伊漢的原油裝載工作也一度暫停,不過土耳其管道運營商博塔斯表示,兩條管道均未受損。最新消息顯示,土耳其方面已下令恢復向杰伊漢出口終端輸送原油,此前暫停行為僅作為預防措施。有數據顯示,該港口1月份的日出口量超過100萬桶,占全球供應量的1%。 目前,土耳其地震對于全球海運和貿易的影響尚不明確,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土耳其橫跨亞歐大陸、連接黑海和地中海,地處全球航運要塞,中部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是世界貨運的重要航道,此次土耳其遭遇的地震或將給該國以及海峽的正常通航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來源:界面新聞

    土耳其震后主要港口起火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6日,土耳其連發兩次強震,目前已造成該國3549人死亡,超2萬人受傷,至少10個省份災情嚴重。6日地震發生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一路前往災區。 當地時間7日,記者從阿達納省進入另一個災區哈塔伊時,發現當地災情十分嚴重,土耳其主要港口伊斯坎德倫港起火、居民區街道兩旁房屋坍塌嚴重。目前救災工作正在持續進行。

    一艘羅馬尼亞駁船在烏克蘭港口沉沒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月4日,一艘載有860噸小麥的羅馬尼亞駁船在位于烏克蘭敖德薩州的列尼港沉沒,船上5名水手獲救。事故發生原因仍在調查中。

    航通船業獲三艘港口服務船訂單

    近日,中交四航局江門航通船業與沙特客戶簽訂了三艘港口服務船建造合同,計劃于2024年交付,交付后由沙特港務局運營。 該系列船舶包括一艘5000KW全回轉拖輪、一艘1000KW油水分離駁和一艘躉船。 其中,5000KW全回轉拖輪全長32.86米,型寬12.5米,型深5.3米,滿足拖帶、頂推、倒施作業以及在港內協助各類大型船舶靠離碼頭作業的要求。 1000KW油水分離駁全長46.1米,型寬10米,型深3.5米,具備浮油收集、油水分離和燃油運輸的功能。 躉船全長21米,型寬16米,型深2米,滿足在船舶之間輸送橫濱碰墊和石油產品的要求。該系列船舶入級BV船級社,主要運營于沙特海域。

    長興島恒力重工碼頭迎第一艘船進塢靠泊

    據大連港引航站發布,1月17日,集裝箱輪“地中海奧利弗”在長興島恒力重工碼頭40萬噸級船塢順利靠泊。 中國北方最大的單體船廠STX大連造船有限公司被恒力重工集團接手后,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臨港裝備制造基地。“地中海奧利弗”輪是該碼頭進塢靠泊的第一艘船舶,各項進塢工作尚處在磨合期,引航站制定了周密的船舶進塢及靠離泊引航作業方案和應急預案。 “地中海奧利弗”船長399米,船寬59米,吃水6.5米,推進器有40%露出水面,船速最大僅能達到6節左右,操縱性能大打折扣。當時實測潮流北向1.5節,為避開口門處急橫流,兩名經驗豐富的引航員與船長深入交流了船舶情況后,決定先不立即進港,原地調頭轉一圈,試驗船舶的主機及舵機在當時風力、潮流影響下的實際操縱效果。經過1.5小時的摸索,8時30分,主引高峰通過研判當時氣象條件及船舶狀況后,確認入港時機較好,決定加速進港。 航行至恒力重工外航道時,前面巡航的拖輪反饋,40萬噸船塢口門外有兩條漁船,正在布網作業,海面發現大片漁網封住掉頭區水域。引航員立即發出口令大船緊急停車,拖輪協助制動和保持航向,令兩條帶纜拖輪迅速驅離兩條漁船和清理礙航漁網。經過1個小時的協調應對,掉頭區水域清爽完畢。10時20分抵達船廠回旋水域,船廠進塢人員與引航員共同協作,用時5個小時,于15時30分成功完成船舶進塢。
    正在加載中...

    已加載全部內容

    已經沒有更多文章了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