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社6月13日消息,當地時間6月12日,經修復后,朝鮮5000噸級事故驅逐艦已在羅津造船廠重新下水。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出席下水儀式。
根據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命令,該型5000噸級驅逐艦屬于“崔賢”級,命名為“姜健”號。姜健是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首任總參謀長,在朝鮮戰爭中陣亡。
從5月21日發生事故到6月12日重新下水,朝鮮僅用22天便完成5000噸級驅逐艦的打撈修復工作。
事發后,業界普遍猜測該艦受損嚴重,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修復,且扶正艦體的實際工作比計劃周期(5月26日左右)多耗時約一周。
但從最新消息來看,朝鮮已經在短時間內奇跡般地將5000噸級驅逐艦拖至其他船廠的干船塢內修復,并重新下水,這一結果印證了朝鮮官方此前聲明“艦船損壞程度不嚴重”的說法或許并不是空穴來風。
鉚焊作業班班長殉職
隨著“姜健”號的成功下水,金正恩在講話中指出,計劃從2026年起,每年建造兩艘“崔賢”級或以上級別的驅逐艦,并再次譴責5月的下水事故“使國家尊嚴和權威一瞬間下落,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為”。
截止5月26號,朝鮮已有5人因此次驅逐艦事故被傳喚拘留,分別是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總工程師姜正哲、船體總裝車間主任韓京學、行政副廠長金勇鶴,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副部長李亨先。
值得注意的是,從金正恩的講話中得知,清津造船廠現代化車間鉚焊第一作業班班長趙金革在“姜健”號建造期間殉職。目前尚未得知是因下水側翻事故死亡,還是在艦船扶正期間死亡。
金正恩宣布將趙金革認定為愛國烈士,并親自會見和慰勞了趙金革的妻子和兒子。
朝鮮事故驅逐艦時間線
5月21日,“姜健”號在清津造船廠側滑下水時發生事故并側翻。金正恩目睹事故全程,并指示:“必須在六月底前無條件地完成艦船修復。”
5月23日,朝鮮官方公布事故情況:“沒有船底破洞,船體右舷被刮削,通過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進一定量的海水。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從船臺脫離船首部分來修復艦船平衡性需要2至3天,修復舷側需要10多天的時間。”并宣布于5月22日拘留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
5月25日,朝鮮官方公布進一步調查結果:“沒有發現船只的其他損壞情況,現場修復推進小組正在按日程計劃進行修復作業”,并宣布拘留對事故負有責任的清津造船廠總工程師姜正哲、船體總裝車間主任韓京學和行政副廠長金勇鶴。
5月26日,朝鮮官方表示:“驅逐艦下水事故現場正在按照日程計劃積極開展全面修復艦船平衡性的工作”,并傳喚和拘留對重大事故發生負有重大責任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副部長李亨先。
6月5日,驅逐艦維修進度公開:“6月初,完全修復艦船平衡性,截至5日下午安全縱下水并在碼頭系留。驅逐艦經專家組對船體全盤狀態的復查后,將進入下一階段修復作業。下一階段微調修復作業將在羅津修船廠干船塢進行,預計作業日期為7天至10天。”
6月12日,“姜健”號完成修復,舉行盛大下水儀式。
]]>中國衛星數據處理公司覓熵6月9日發布的衛星圖像顯示,朝鮮5000噸級事故驅逐艦已于6月8日前被移至羅津修船廠的干船塢。
根據此前報道,6月5日上午11點32分,該驅逐艦已被扶正,但艦艏仍在滑道上;當天下午3點后,該驅逐艦已停泊在港池內。
上周五(6月6日)朝中社報道稱:“6月初,完全修復艦船平衡性,截至5日下午安全縱下水并在碼頭系留。驅逐艦經專家組對船體全盤狀態的復查后,將進入下一階段修復作業。下一階段微調修復作業將在羅津修船廠干船塢進行,預計作業日期為7天至10天”。
羅津修船廠位于俄羅斯邊境,多年來一直是朝鮮大型軍艦的主要建造地。關注此事的美國智庫表示:“一旦完成任何關鍵維修或修復工作,該艦將很可能被轉移至船廠舾裝碼頭,用于安裝武器和其他系統,并在完成安裝不久后投入使用。”
據了解,朝鮮5000噸級驅逐艦于當地時間5月21日在清津造船廠側滑下水時,發生事故并側翻。
金正恩全程目睹此次事故,將此次事故稱為“犯罪行為”,并指示:“必須在六月底前無條件地完成艦船修復。”
截止5月26號,朝鮮已有5人因此次驅逐艦事故被傳喚拘留,分別是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總工程師姜正哲、船體總裝車間主任韓京學、行政副廠長金勇鶴,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副部長李亨先。
]]>朝中社6月6日消息,5日,朝鮮事故驅逐艦現場修復推進小組向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匯報了有關驅逐艦事故的修復工作情況:“6月初,完全修復艦船平衡性,截至5日下午安全縱下水并在碼頭系留”。
報道稱,“驅逐艦經專家組對船體全盤狀態的復查后,將進入下一階段修復作業。下一階段微調修復作業將在羅津修船廠干船塢進行,預計作業日期為7天至10天”。
正在負責指揮現場修復推進小組工作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趙春龍表示:“在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召開之前,艦船修復工作將會全部結束”。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智庫“北緯38度”(38 North)當地時間6月5日援引衛星照片報道,朝鮮5000噸級事故驅逐艦已經停泊在清津港。
衛星圖像顯示,6月5日上午11點32分,該驅逐艦已被扶正,但艦艏仍在滑道上;當天下午3點后,該驅逐艦已停泊在港池內。
值得注意的是,用于手動扶正艦船的數十個氣球狀物體仍附著在艦體上,可能是為了保證艦船的浮態或防止進一步事故。
5月21日,這艘5000噸級驅逐艦在清津造船廠側滑下水時,發生事故并側翻。事故發生后,金正恩指示:“必須在六月底前無條件地完成艦船修復。”
按照朝鮮官方媒體的日期推測,若下水后的下一階段修復工作從6月6日左右開始,截止日期則在6月13日至16日左右。
]]>根據38 North周一(6月2日)發布的空客(Airbus)衛星圖像,事故驅逐艦在清津造船廠的碼頭位置向東移動了約15米,表明部分艦體已被扶正,但艦艏仍舊停留在滑道上,部分艦艏似乎被切除。
另一個扶正的評估依據是,通過模糊的衛星圖像可以看出艦尾可見的部分白色圓圈似乎是甲板直升機停機坪區域。
截止5月31日中午的衛星圖像,該驅逐艦仍然是側翻狀態,意味著清津造船廠的扶正工作在5月31日下午至6月2日期間完成。目前可用的圖像并未清晰顯示事故艦是如何被扶正的。
朝鮮專家將在艦體扶正后評估損壞情況,除朝鮮官方此前提及的修復受損艦體,其修復工作還將包括“更換電氣線路和設備、清除海水腐蝕”等。
值得注意的是,朝鮮官媒曾在事故發生兩天后(23日)透露,“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從船臺脫離船首部分來修復艦船平衡性需要2~3天,修復舷側需要10天的時間”,意味著原計劃扶正艦體的截止時間為5月26日左右,但實際工作似乎多耗時約一周。
關于這艘驅逐艦的扶正方法,外媒報道稱,朝鮮拆除了包括前主炮在內的部分艦艏后,“手動”扶正了艦體。5月29日衛星圖像顯示,觀察到船廠工人在碼頭上拉動與艦體相連的繩索,同時,數十個疑似氣球狀物體沿著艦船的一側放置。西方專家稱,朝鮮似乎通過氣球狀物體與船廠工人的協作,合力將側翻的艦體扶正。
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天衛星拍攝到驅逐艦上空懸著數十個氣球狀物體后,引起了廣泛討論。
美國智庫專家Decker Eveleth稱,朝鮮在驅逐艦上捆綁大量氣球,是為了將其吊起扶正。但從造船業的觀點來看,要用氣球將這艘排水量達5000噸的驅逐艦吊起,純屬無稽之談。
還有一種觀點是,氣球的主要作用是夜間照明。
38 North和CSIS的觀點是,氣球或用于緩解受損艦體的壓力、防止進一步下沉。他們認為氣球最終對艦體的扶正起到了作用。
自5月21日發生事故至今,朝鮮媒體尚未公布事故驅逐艦在清津造船廠的任何照片。朝鮮官方對此次事故的追蹤報道停留在5月26日,此后尚未發布任何正式更新。
截至5月26日,已有5人因該事故被傳喚拘留,分別是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總工程師姜正哲、船體總裝車間主任韓京學、行政副廠長金勇鶴,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副部長李亨先。
事故發生后,金正恩指示:“盡快修復驅逐艦是直接關乎國家權威的政治問題,而非單純的現實問題。必須在六月底前無條件地完成。”
留給船廠的時間不多了。
]]>朝中社26日消息,當地時間25日,事故調查組向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匯報當天的調查內容:“在專家團隊的技術指導下,驅逐艦下水事故現場正在按照日程計劃積極開展全面修復艦船平衡性的工作”。
司法機關根據事故調查組查證的資料,已經傳喚和拘留對重大事故發生負有重大責任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副部長李亨先。
公開資料顯示,軍需工業部是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管理全國軍需工業部門,執行軍需工業政策的專職部門。該部門下設有負責彈道導彈開發及貿易的多家公司。
這是朝鮮自21日發生驅逐艦下水事故以來,第5個被傳喚和拘留的相關責任人。22日,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被傳喚到司法機關;24日,清津造船廠總工程師姜正哲、船體總裝車間主任韓京學和行政副廠長金勇鶴被拘留。
此前消息,當地時間5月21日,朝鮮新建5000噸級新型驅逐艦在清津造船廠下水過程中發生嚴重事故。事故發生后,金正恩發出“嚴厲指責”,指示立案調查,并要求在6月底之前完成艦體維修。
朝鮮此次發生事故的新型驅逐艦采用側向滑道下水方式,這是朝鮮船廠首次對軍艦使用橫向下水方式。側滑方式并非船舶下水的最佳選擇,但對清津造船廠來說,由于缺乏干船塢等硬件設施,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朝鮮官方將此次事故視為“不可容忍的犯罪行為”,并明確提出“有關責任人絕不能逃脫自己的罪行”,預計后續會有更多相關責任人被采取司法行動。
]]>當地時間5月21日,朝鮮新建5000噸級新型驅逐艦在清津造船廠下水過程中發生嚴重事故。事故發生后,金正恩發出“嚴厲指責”,指示立案調查,并要求在6月底之前完成艦體維修。
目前,朝鮮已成立由檢察機關人員和有關專家組成的事故調查小組。根據事故調查組的調查資料,司法機關采取具體步驟,決定先拘留對事故有明顯責任的人員并對其進行調查。
朝中社25日消息,當地時間24日,事故調查組向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匯報進一步調查工作內容:“沒有發現船只的其他損壞情況,現場修復推進小組正在按日程計劃進行修復作業”。
司法機關根據事故調查組查證的資料,為進行法律調查拘留了對事故負有責任的清津造船廠總工程師姜正哲、船體總裝車間主任韓京學和行政副廠長金勇鶴。此前的22日,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被傳喚到司法機關。
據悉,朝鮮此次發生事故的新型驅逐艦采用側向滑道下水方式,這是朝鮮船廠首次對軍艦使用橫向下水方式。側滑方式并非船舶下水的最佳選擇,但對清津造船廠來說,由于缺乏干船塢等硬件設施,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初步調查顯示,事故驅逐艦的受損程度沒有之前公布的那么嚴重,通過詳細的水下和內部檢查,發現“沒有船底破洞,船體右舷被刮削,通過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進一定容量的海水”。
先前公布的情況是:“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
調查組專家認定,“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從船臺脫離船首部分來修復艦船平衡性需要2~3天,修復舷側需要10天的時間”。
截至目前,清津造船廠已有4人被采取司法措施,未來估計會有更多相關責任人被采取司法行動。
原因在于,金正恩已經嚴厲警告并問責:“中央軍工部、中央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金策工業綜合大學、中央船舶設計院在內的有關單位以及清津造船廠相關人員不負責任的玩忽職守行為,是造成這次事故的罪魁禍首,此次事故嚴重損害國家尊威與自尊心。將在下月召開的黨中央委員會全會上對這一不負責任的嚴重錯誤進行立案審查。”
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也明確提出:“此次事故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為,有關責任人絕不能逃脫自己的罪行。必須查明這起不應該有、也不可容忍的事故發生的原因,調查并揭露相關責任人。”
]]>朝中社23日消息,朝鮮已成立調查組全面調查21日發生的“新建5000噸級新型驅逐艦下水重大事故”。事故調查組由檢察機關人員和有關專家組成。
經初步調查,事故驅逐艦的受損程度沒有之前公布的那么嚴重,通過詳細的水下和內部檢查,發現“沒有船底破洞,船體右舷被刮削,通過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進一定容量的海水”。
先前公布的情況是:“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
調查組專家認定,“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從船臺脫離船首部分來修復艦船平衡性需要2~3天,修復舷側需要10天的時間”。
22日,事故調查組已向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匯報有關調查內容。
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向調查組下達有關立場和指示:雖然事故驅逐艦的損壞程度不嚴重,但必須查明這起不應該有、也不可容忍的事故發生的原因,調查并揭露相關責任人。
該委員會明確指出:“就算艦船狀態良好,此次事故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為這一事實不會改變,有關責任人絕不能逃脫自己的罪行。把此次事故視為重大事件,不是因為艦船損壞或經濟損失,而是要給在所有部門蔓延的缺乏警惕、不負責任和不科學的經驗主義態度以嚴厲打擊,敲響警鐘”。
根據事故調查組的調查資料,司法機關采取具體步驟,決定先拘留對事故有明顯責任的人員并對其進行調查。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已于22日被傳喚到司法機關。
此前消息,朝鮮此次發生事故的新型驅逐艦采用側向滑道下水方式,這是朝鮮船廠首次對軍艦使用橫向下水方式。側滑方式并非船舶下水的最佳選擇,但對清津造船廠來說,由于缺乏干船塢等硬件設施,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報道說,事故調查組由檢察機關人員和有關專家組成。調查組表示,與先前公布的情況不同,發生事故的驅逐艦“沒有船底破洞,船體右舷被刮削,通過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進一定量的海水”。
調查組專家認定,“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從船臺脫離船首部分來修復艦船平衡性需要2至3天,修復舷側需要10多天的時間”。
報道說,調查組于22日向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匯報了有關調查內容。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向調查組下達有關立場和指示說,發生事故的驅逐艦損壞程度不嚴重,事故發生后船只浸水過程是采取業務性修復措施所需。
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表示,要查明事故發生原因和有關責任人,“此次事故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為這一事實不會改變,有關責任人絕不能逃脫自己的罪行”。把此次事故視為重大事件,不是因為艦船損壞或經濟損失,而是要對缺乏警惕、不負責任和不科學的經驗主義態度予以嚴厲打擊,敲響警鐘。
朝中社說,根據事故調查組的調查資料,司法機關采取具體步驟,決定先拘留對事故有明顯責任的人員并對其進行調查。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22日被傳喚到司法機關。
據此前報道,當地時間5月21日,朝鮮新建造的5000噸級新型驅逐艦下水儀式在清津造船廠舉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出席下水儀式。該驅逐艦在下水過程中發生嚴重事故,金正恩全程目睹。
]]>據朝中社報道,驅逐艦“下水過程中,因指揮不熟、操作不慎,沒能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結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船首部分未被脫離船臺”。
大型商船一般在船塢中總組,將水注入后浮起,完成下水過程。而較小艦船則可能采用重力式下水,通過傾斜滑道或氣囊,使船舶依靠自身重力滑入水中。
滑道下水又分為縱向滑道下水及側向滑道下水,如河道較窄,不能滿足縱向下水條件,就必須采用風險更大的側向滑道下水方式。
朝鮮這艘新型驅逐艦采用的就是側向滑道下水方式。
5月20日的清津造船廠衛星圖像顯示,該艦已經在滑道上就位,準備下水:
5月22日,下水失敗后的衛星圖像,艦首仍停留在滑道上:
估計下水過程中艦體失去平衡,艦船中后部已入水,首部則在滑道上,整個艦體側傾嚴重。這起事故預計導致艦體外殼嚴重受損,甚至可能開裂。
韓鮮官方的一部紀錄片里顯示,清津造船廠建造的一艘小型貨船采用側向滑道成功下水。這表明這家船廠并非沒有橫向下水經驗。
但據外媒報道稱,本次出事故的驅逐艦是朝鮮船廠首次對軍艦使用側向下水方式。
韓國國防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研究員Shin Seung-ki分析稱:“船廠缺乏大型軍艦下水所需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以及艦體重量和負載不均衡,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可能由于新設計或武器系統影響,這艘驅逐艦相對會‘頭重腳輕’。”
根據船廠和船塢的條件,Shin Seung-ki認為側滑方式并非此次下水的最佳選擇。
但對清津造船廠來說,由于缺乏干船塢等硬件設施,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事故發生后,朝鮮官方媒體罕見以多國語言報道了這個負面消息。金正恩發出“嚴厲指責”,指示立案調查,并要求在6月底之前完成艦體維修。
]]>報道稱,驅逐艦“下水過程中,因指揮不熟、操作不慎,沒能保障底盤移動平行度。結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脫離擱淺,部分區段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船首部分未被脫離船臺”。
金正恩批評稱:“這是一起純粹由疏忽、不負責任和不科學的經驗主義造成的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嚴重事故和犯罪行為。”
金正恩嚴厲警告并問責:“中央軍工部、中央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金策工業綜合大學、中央船舶設計院在內的有關單位以及清津造船廠相關人員不負責任的玩忽職守行為,是造成這次事故的罪魁禍首,此次事故嚴重損害國家尊威與自尊心。將在下月召開的黨中央委員會全會上對這一不負責任的嚴重錯誤進行立案審查。”
金正恩還表示:“盡快修復驅逐艦是直接關乎國家權威的政治問題,而非單純的現實問題。必須在六月底前無條件地完成。”
事故發生后,金正恩指示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事故原因。
有消息稱,此次下水的驅逐艦與4月25日下水的5000噸級“崔賢”號驅逐艦屬于同一級別。金正恩此前在“崔賢”號下水儀式上表示,“崔賢”號將于明年初交付海軍并投入使用,朝鮮還將建造核動力潛艇。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趙春龍稱,“崔賢”號“在短短400多天內建成”,是在加強海軍力量道路上取得的里程碑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