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非營利性環保組織One Earth–One Ocean(一個地球,一個海洋)正在制定一項計劃,旨在將一艘現有散貨船改造為浮式環保中心,作為其海洋和岸上塑料捕撈回收系統的一部分。該組織稱,除了船舶的移動特性外,它還提供了一種交鑰匙解決方案,不需要在目標都市區增加額外的空間,并具有經濟優勢。
據One Earth–One Ocean報告,該組織于今年2月完成了名為“SeeElefant 2023”的船舶概念初步設計,并組建了一支設備工程和造船專家團隊。目前正在致力于研發所必要的投資、融資、船舶管理和運營網絡,同時密切關注二手船舶市場,以尋找合適的可改造目標船,并計劃在2023年底前完成改造,2025年中期在北海或波羅的海開始試運營,2026年將改裝船部署在東南亞。
該項目開發負責人Harald Frank表示:“通過SeeElefant,我們能夠將造船和廢物管理領域的最新技術與可認證的最低排放值、交鑰匙工程以及全球可用相結合,SeeElefant將為捕撈和處理塑料垃圾做出重要貢獻。”
據介紹,目標船是一艘船長約180米的干散貨船,甲板上安裝4臺起重機,將提供足夠的空間以建造一座年產量為6萬噸的回收工廠,該船將配備用于海洋垃圾分類、粉碎和處理的相關設施。塑料垃圾將被壓縮處理。
除可回收塑料外,其他垃圾將由船上的垃圾發電廠處理,并將電力出售給岸上電網。此外,One Earth–One Ocean還計劃建造一個大型研究機構,以深入分析塑料和廢物,并進行廢物轉化為燃料技術等測試。
該船將停靠在岸基轉運站,負責處理打包的塑料垃圾,以便回收利用,同時還可以接收和處理岸上的廢物。一旦工業塑料燃料工廠可用,還計劃在船上將塑料轉化為無硫油。
One Earth–One Ocean表示,“SeeElefant”號將與該組織專門設計的垃圾收集船“SeeHamster”號和“SeeKuh”號協同工作。
“SeeHamster”號已經運營了超過10年,是其規模最小的船,該船已經改造為4.6米的雙體船,收集能力高達500公斤。“SeeKuh”號是一種更大的設計,用于在沿海水域收集垃圾。
目前,One Earth–One Ocean正在柬埔寨、巴西、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埃及開展清除水域中塑料垃圾的項目,并計劃今年在烏干達維多利亞湖推出“SeeHamster”號。該組織還參與了微塑料研究以及有關海洋垃圾的教育、宣傳和文獻工作。
“SeeElefant”號的加入是其進程的下一階段。組織者認為,該船將在擴大其消除海洋垃圾的使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