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8月4日報道,由于嚴重的干旱導致運河的船舶流量和收入減少,號稱“工程學奇跡”的巴拿馬運河現正尋求適應氣候變化的方法。
報道稱,巴拿馬運河依賴雨水通過一系列類似“水上電梯”的船閘抬升船只,從而讓船只通行。然而,由于降雨量偏低導致水資源短缺,運河的運營商不得不限制通過運河的船只數量。運河管理局局長里考爾特·巴斯克斯3日表示,與今年相比,2024年的收入可能會下降2億美元。
氣象學家表示,厄爾尼諾現象正使情況變得更加惡化。
報道稱,巴斯克斯在向媒體作報告時表示:“巴拿馬運河作為一條海上航線所面臨的最大劣勢是我們使用淡水,而其他地方則使用海水。”
他說:“我們必須找到其他解決方案,以保持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如果我們不適應新形勢,我們就將完蛋。”
報道稱,全球大約6%的海洋貿易依賴這條長80公里的航道。巴斯克斯表示,2023年的收入預計為49億美元。
氣象學家阿爾塞萊·勞說,今年巴拿馬“觀察到的降雨明顯不足”,厄爾尼諾現象加劇了這一情況。干旱迫使運河管理者限制運河僅能通行吃水深度小于13.11米的船只。
報道稱,2022年平均每天有40艘船只通過運河,現在為了節約水資源,這個數字已經降至32艘。每艘船只通過船閘時需要使用2億升淡水,然后將其排入海中。
巴斯克斯表示,“這次危機異常嚴重”,限船令將持續到明年9月。
由于受到吃水深度的限制,一些商船被迫卸貨,讓船只輕裝通過運河,而貨物則通過鐵路穿越巴拿馬,然后重新裝載進行航運。
報道稱,如果干旱和相關限制持續下去,巴斯克斯擔心航運公司將“選擇其他路線”,包括南美洲南端的麥哲倫海峽。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