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7-12 09:12 編輯
香港港口貨柜量到今年5月已連跌23個月,今年頭五個月累計跌10.9%至754.5萬箱,全球排名在第五和第六間徘徊,最壞情況全年排名跌至第七位。而去年穩坐第八位的廣州港,今年上半年貨柜量逆勢增長4.64%,達868.96萬箱。特別是廣州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速建設國際航運中心,迄今廣州港開通貨柜航線161條,其中外貿國際線75條,進一步追近香港。目前廣州還斥資逾356億元陸續開建廣州國際航運交易中心等系列項目,在軟硬件方面加快追趕香港。
十年前,香港港口曾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如今,港口吞吐量已經連續第23個月下降,越來越多的貨輪選擇轉向內地港口,去年香港港口全球排名已跌至第五。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表示,與香港毗鄰的深圳、廣州等港口,不僅更接近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的制造業基地,而且承載大型貨輪的航道設施日趨先進,可以更快卸貨、費用也更低。
相比目前香港港內和進港航道的深度僅15米左右,新一類大型船舶滿載情況下難以進入香港的淺水航道,如今廣州南沙港區航道水深達-17米,僅10萬噸級以上貨柜專業化泊位就有16個,可停靠目前世界最大的貨柜船舶。鄭天祥稱,目前廣州港的每個貨柜收費較香港便宜300美元左右,如吊裝費,香港需2700到2800元(人民幣,下同),廣州港只需700元。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圍繞“一帶一路”和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廣州港“朋友圈”越來越廣,友好港增至33個,僅去年至今便新增13個;迄今開通貨柜航線達161條,其中外貿國際線75條,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8條,拉近與香港港口的距離。
進入下半年,廣州港繼續發力。廣州港務局透露,將斥資逾356億元陸續開建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港航商務聚集區、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工程等一系列項目。其中,在南沙港區三期6個10萬噸級貨柜泊位主體工程完工的同時,四期工程2個10萬噸級、2個5萬噸級貨柜泊位將開工。
據瑞銀的報告指出,香港貨柜吞吐量占珠三角市場份額從2001年的70%,已降到現在的1/3,預測未來五年香港還會大跌至28%,最終降至22%。鄭天祥認為,在香港市場份額損失中,香港的吞吐量會被廣州、深圳等港口搶占。“香港港口要加速轉型升級,特別是瞄準國際航運金融、交易所、仲裁等高增值航運服務業”。
來源:大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