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5-10-15 16:22 編輯
正如美聯儲所擔心,中國風險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正在顯現。
由于中國需求放緩導致對美國進口量減少,今年以來從美國港口駛出的空集裝箱數量正在飆升。
今年九月,美國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加州長灘港出港了197076個空集裝箱,占所有吞吐量的三分之一。該港出港集裝箱的空箱數量已經連續8個月超過滿載數量。
不僅是長灘港,多個美國港口的空箱數量都在上升,尤其是那些與中國貿易密切的港口更是如此。由于出口商發現海外商品銷售越來越困難,出港的滿載集裝箱數量持續下降。
通常來講,裝滿貨物的集裝箱在運抵美國并卸貨之后,會裝滿美國的農產品、高科技產品以及大量需要中國工廠進一步加工并循環利用的垃圾。
據獨立研究機構Beacon Economics國際貿易經濟學家Jock O’Connell評論稱:“這是一個晴雨表,需要擔心的是如果貿易失衡進一步擴大該怎么辦。”
昨天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進口同比大降20.4%,跌幅則進一步擴大,連續第11個月出現負值,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連跌,其中對美國進口同比下降8.84%。今年8月份,中國對美出口也下滑10.4%。
中國經濟減速及溢出效應給美國的出口帶去了風險。上周四,美聯儲公布的9月FOMC貨幣政策會議紀要中五次提到中國,這樣的情形實屬罕見。
當然,除了中國經濟疲軟,美元的持續走強也是影響美國對華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盡管中國從美國的進口在不斷減少,但對美國的出口卻在不斷增加。9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占總出口量的比重攀升到19%,至2010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對中國來說是件好事。但就美國出口部門而言,這些并不一定都是積極的。”凱投宏觀駐新加坡中國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如此評價。
來自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