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市海洋與漁業局等部門對三亞河口亂建亂搭的網箱漁排和住人平臺進行整治。
保護青山綠水,三亞強力治污。此前,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牽頭多個部門對三亞河口進行環境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9月27日,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再次“亮劍”,持續加強三亞河口治污力度,保持整治高壓態勢。久久為功,治標又治本,就是為了徹底清除破壞三亞生態環境的“沉疴”,還三亞河一片碧波蕩漾。
9月19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琦在三亞港檢查時,發現港面有少量油污,立即責成有關部門進行檢查,采取措施防治,制定方案,全面整治,防止因油污而影響三亞河的水質。
發現問題后,三亞相關部門發揚“馬上就辦”精神,立即展開拉網式整治。市海洋與漁業局牽頭三亞海事局、三亞邊防、市環保局、市執法局、天涯區政府,以及三亞城投公司、益源環保公司等部門和單位對三亞港進行全面檢查。9月20日至21日,整治組在全面開展調查時發現,三亞河口區域共有各類沉船25艘,各種平臺及網箱漁排和住人平臺共43個,拆船場地1處。
隨后,整治組召開專項會議,研究制定工作任務,對三亞河口進行大排查,查清污染源,堅決消除污染源。主要對可能帶來油污的沿岸修(造)船廠及拆除的廢船進行整治;對南邊海區域陸地部分的海岸垃圾進行清除;對河面上的浮排平臺及住人平臺、養殖漁排進行拆除;對南邊海近岸長期積累下來的沉積物進行清理。
如何更好地清除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
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首先,加快中心漁港船排(修造漁船場地)建設,搬遷三亞港修(造)船廠,徹底解決因修船造成的油污(由城投公司負責)。天涯區負責解決修(造)船廠陸域用地問題,拆除三亞河周邊陸地上的廠房;三亞海事局負責在漁船修(造)船廠拆除搬遷之前加強監管,對造成油污的行為堅決查處(由市生態環保局負責);監督三亞港所有的修(造)船廠采用圍油欄隔離油污,防止流入三亞港。其次,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組織挖掉露出港面的小島的含油污垃圾。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政處、海事局負責對正在拆除的2艘廢船的施工單位采取措施,防止油污流入港內。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拆船場地搬遷,三亞港不再作為拆船場地。此外,天涯區加強對河口海面進行巡查,發現海面油污及時清理。對已經查出的25艘沉船和43個各類平臺盡快組織拆除,于10月15日前拆除完畢。對長期住居在平臺上的外來人員進行勸離 ,對海岸帶垃圾進行控制并清理,同時拆除近岸亂搭亂建建筑。此次治污重點在南邊海、潮見橋、星華碼頭等區域海面。
整治組在整治過程中發現,三亞港河口區域海面上不時有垃圾漂浮,根據有關規定應由所轄區天涯區、吉陽區加強控制,及時清除;各碼頭區域海面垃圾由各用海單位負責(海洋局及各區監督);對長期形成的數米厚、不時釋放有污染物質的南邊海近岸海域沉積物, 將會申請專項清除資金 。
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說,“只有從里到外,找到病根,才能既治標又治本,還三亞河碧波蕩漾。”
來源:三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