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集裝箱“老大”的中集集團(02039),在登陸資本市場22年后的首次發布“虧損中報”,該事件仍在繼續發酵。14日晚中集集團發布盈警稱,基于對集團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九個月未經審計合并管理賬目所作的初步評估,預計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合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錄得虧損(去年同期:盈利人民幣約17.25億元)。除了全球集運貿易低迷、市場供需結構失衡等因素影響外,中集集團非全資附屬公司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03899)終止收購南通太平洋而做出的大幅撥備,依舊使中集集團傷痛不已。
數據顯示,2016年前9個月,中集集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8623萬——約3.45億人民幣之間,而去年同期則是盈利17.25億人民幣,下降幅度高達105%—120%,
官方將虧損歸結為外部大環境原因和SOE的撥備。
智通財經獲悉,中集集團認為,2016年前9個月,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際貿易萎縮,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出口持續低迷,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持續低迷的市場對集團的各項主營業務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特別是集裝箱業務受全球集運貿易低迷、市場供需結構失衡等因素影響,銷量及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下滑。
而中集集團非全資附屬公司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03899)終止收購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對其提供的財務資助,并在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的半年度財務期間內對已支付╱或提供的代價款、預付代價款、貸款及擔保計提約人民幣12.1億元大幅撥備。
正是這一筆12.1億人民幣的大幅撥備,引起了陣陣喧囂。即使2016年7-9月,中集集團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裝備業務雖實現盈利,但仍不足以彌補中集安瑞科大幅撥備所造成的虧損。因此,2016年1—9月,中集集團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裝備業務預計仍錄得虧損。
智通財經梳理事情的來龍去脈,發現事件最早可追述到2015年8月,中集安瑞科(03899)公告計劃“迎娶”南通太平洋,根據協議,擬以總價7億元向賣方收購南通太平洋100%股權。
一家隸屬于央企中集集團,為運輸、存儲、加工能源化工食品類產品的細分行業龍頭;一家是民營企業,為世界中小型液化氣船細分市場的領導者,海洋工程領域的佼佼者。兩者的聯姻還曾被業界傳為佳話。
但就在2015年12月,中集安瑞科宣布與南通太平洋及春和集團便簽訂財務資助框架協議,據此,中集安瑞科向南通太平洋提供貸款及就其正常營運的融資需求提供擔保,總額不超過15億元。而這筆款項已大大高出了收購估價。
終于到了2016年6月,中集安瑞科在香港聯交所連續發布了兩份公告,宣布終止收購南通太平洋全部股權,并終止有關財務資助框架協議。原因很簡單:南通太平洋的資產凈值與評估時相較有重大差異。
中集安瑞科的訴求是:要求賣方退還已支付的第一期代價款及預付代價款共1.79億元;終止財務資助框架協議,要求南通太平洋退還4.82億元貸款,并解除已提供予或有利于南通太平洋的銀行貸款擔保合計10億元。而由于一筆4億元的短融違約,交易方春和集團被多家債權銀行和合作企業起訴,其所持有的南通太平洋海工36.69%股權被法院查封。8月17日,春和集團正式發布《關于南通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的公告》。為此,中集安瑞科對已支付的第一期代價款、預付代價款、貸款及擔保進行撥備共計12.1億元。
來源: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