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造船廠通過培養學徒建立高技術勞動力

    自動化浪潮和一些貿易協議近幾年讓美國損失數百萬個制造業崗位,讓許多人失業或是從事低薪、沒有前途的工作。與此同時,美國企業則是找不到技術人才來填補報酬較好的重要崗位。許多發達國家廣泛利用傳統的學徒項目,但是美國企業卻是大幅削減這類項目。不過,美國的一家造船企業正在使用這種傳統的將課堂傳授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的方式來構建一支高技術的勞動力。

    焊接核動力潛艇的組件,并精細地把它們打磨光滑。喬丹·蘭希等學徒正在幫助建造新澤西號核潛艇。

    他說:“一開始是一堆散件,等離開時,就是艦船的一個完整組件。”

    這位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第一年的學徒還參與一個核動力航母項目,他期待學會電腦制圖。

    他能在課堂上學習設計和其他技能。

    學徒學校的700多名學生都是公司在職員工。

    曾經是學徒的埃弗里特·喬丹現在是學校教育主任,他說,課堂和實踐相結合具有成效。

    他說:“畢業生深入到這些艦船內部,他們了解這些復雜的面板和組件,知道一名測試電工應該做什么。他們都做過,能把經驗用到未來的職業中。”

    《調整失敗》的作者愛德華·阿爾登說,相比美國,通過學徒項目來增強勞動力技能的做法在德國、丹麥和其他國家更為常見。

    他說:“學徒項目本質上是企業對自身及員工未來的投資。我們看到,在本世紀的十多年來,美國私人企業提供的學徒項目下降了40%。”

    學徒在這里不僅能學到造船,還能學到電腦建模等許多其他技能。一個電腦模擬向工人展示如何處理輻射緊急情況。另一個模擬展示如何給戰機加速加油和填裝彈藥,讓它們盡快返回戰斗。還有一個模擬則向工人演示從美國企業號航母移除核反應堆的復雜過程。

    反應堆重達幾噸,還可能放射出危險的輻射。學徒艾利斯·費爾特參與這個項目。

    學徒艾利斯·費爾特說:“我喜歡我的工作。我認為最棒的地方在于學到如何解決問題,需要學習和了解很多我要做的工作。”

    許多學徒學到了尖端技能,還有少數人進入最高管理層。所有人都具備實踐經驗以及專業技能。

    學校主管埃弗里特·喬丹說,這種方法“絕對”可以幫助眾多失掉制造業崗位的美國人。

    這個造船廠雇傭大約兩萬名員工,其中三千人來自學徒學校。

    來源:美國之音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