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1月1日發表題為《美軍應該害怕中國的水下核武器嗎?》的文章,作者為美國肯塔基大學帕特森外交和國際商業學院助理教授羅伯特·法利,編譯如下:
到今年年底,中國彈道導彈核潛艇可能進行首次威懾性巡航。此舉將如何改變太平洋的力量對比?
中國于1981年建成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092型夏級。這艘潛艇代表了中國有限的潛艇制造工業取得的勝利,但并未構成真正的威懾。
中國的第二次努力產生了一批有效得多的核潛艇——094型晉級。
接下來是096型唐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它體型更大、噪音更小,而且配備了可攜帶更多彈頭的更多導彈。096型預計將配備24枚射程為1萬公里的巨浪-3型洲際彈道導彈。
096型核潛艇能夠從中國海岸線附近的安全水域對美國發起攻擊。五角大樓現在認為,中國將建造總共約8艘彈道導彈核潛艇,使人民解放軍海軍能夠保持同時有多艘潛艇進行巡航。不過,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整體核態勢是否會從最低限度威懾轉變為積極謀求確保二次核打擊能力。
092型核潛艇其實無法投入部署,而且實際上已經退役。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一直在使用094型核潛艇進行大量演練,很可能是在為首次威懾性巡航作準備。
不過,094型核潛艇無法在高強度沖突環境下獨立行動。這種潛艇據說比上世紀70年代蘇聯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噪音還要大,這使它們很容易成為美國攻擊型潛艇的獵物。
由于存在這一劣勢,看來中國很可能會采取冷戰期間用于指導蘇聯彈道導彈核潛艇部署的“堡壘”理念。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中國潛艇的生存能力還不如冷戰末期的蘇聯潛艇,而且在面對先發制人的核打擊時,中國遠比蘇聯更加脆弱。
因此,采取“堡壘”戰略或許有其道理。不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需要加快發展反潛戰能力,以便對美國攻擊型潛艇構成真正的威脅。
雖然擊沉彈道導彈核潛艇看起來很吸引人,但這樣的行動可能會導致中國產生一種破釜沉舟的想法,也無疑會令它更加擔憂美國會使沖突升級。簡而言之,中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脆弱性對美國來說既是個機會也是個問題。
從實際來看,中國潛艇核威懾力量的加強并沒有對美國產生太大影響。正如當年的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一樣,中國有大量且充分的理由不去發射彈道導彈。投入資源發展彈道導彈核潛艇部隊的決定,很可能源自對美國核優勢地位的擔憂,源自美國可能一舉摧毀中國地面核部隊的想法。
正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所認識到的那樣,彈道導彈核潛艇有利也有弊。它們在設計和制造的每個階段都會花掉大量現金和資源,而在作戰價值方面的回報卻很低。
美國海軍不情愿地選定了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替換潛艇,不過并非毫無爭議。英國是否有能力更換當前的彈道導彈核潛艇部隊仍是個懸而未決的政治問題。就連俄羅斯也一直遲遲沒有更換老化的冷戰時期彈道導彈核潛艇。
隨著中國努力在靜音技術方面追趕美國(和俄羅斯),將來會出現更有意思的問題。如果未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彈道導彈核潛艇擁有足以單獨行動的隱形能力,那么中國的威懾戰略可能會變得更像美國而不是蘇聯的戰略。隨之而來的是,這將解放水面和水下反潛部隊用于其他任務。
總之,更多中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存在,會給中美開戰時出現的沖突升級處理問題增加難度。但最大的可能性是,中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將像其他所有國家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一樣:深藏在海洋中,等待很可能永遠不會到來的命令。
資料圖片:網絡流傳的094戰略導彈核潛艇。 來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