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簽5臺!武船全球最大智能化漁場即將交付

         

    圖/中船重工

    武船再獲薩爾瑪集團5臺智能化漁場項目。武船此前為該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智能化深海養殖漁場已完成主船體搭載,即將交付。

    / 據中船重工微信公眾平臺消息,4月20日,中船重工董事長胡問鳴率團訪問挪威,拜訪挪威三文魚養殖巨頭薩爾瑪(Salmar)集團,會見創始人古斯塔夫·魏佐(Gustav Witsøe),并出席
    武船與薩爾瑪集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新增五臺智能化漁場項目建造協議簽署儀式。

    胡問鳴與古斯塔夫共同聽取了武船項目負責人就在建挪威漁場項目執行情況的詳細匯報以及薩爾瑪集團漁業博士關于深遠海養殖市場展望的生動演講,就進一步深化互利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圖/中船重工





    胡問鳴表示,作為挪威第二大三文魚養殖企業,薩爾瑪集團一直致力于現代化養殖裝備的革新和應用,與中船重工有著良好的合作。
    此前武船海工院為薩爾瑪集團建造的世界最大深海養殖漁場即將完工交付
    該漁場高度自動化、智能化,被世界養殖行業喻為開啟了人類深遠海養殖“新紀元”

    此次武船與薩爾瑪集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后續五臺大型智能化漁場項目協議的簽署,開啟了雙方合作的新篇章。希望發揮各自優勢,精心組織,
    把智能化漁場打造成精品、樹立成樣板,并以此為新起點,抓住中國“一帶一路”新機遇,推動雙方合作邁上新臺階。

    古斯塔夫指出,中船重工研發制造實力雄厚,是薩爾瑪集團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雙方合作的深海漁場項目是薩爾瑪集團一項重要的戰略舉措。希望共同努力,把項目建設好,并以此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新項目簽署為新起點,進一步加大力度,強強聯合,共贏發展。

    中船重工副總經理何紀武,總經理助理、中國船貿董事長徐子秋,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中國駐挪威大使館相關人員參加活動。

    武船承建的世界最大智能化深海養殖漁場即將交付

    在100米至300米水深區域進行三文魚養殖,設計養魚量150萬條,龍船了解到,這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挪威智能化深海養殖漁場
    已在4月10日順利完成主船體搭載,較基準計劃提前兩周,即將完工交付




    ▲武船建造的世界最大智能化深海養殖漁場。圖/中國海工平臺及裝備 手機App

    該項目2016年5月14日開工,是國際首例半潛式全自動現代化三文魚養殖裝備、世界最大深海養殖漁場,也是集挪威先進養殖技術、現代化環保養殖理念和世界頂端海工設計于一身的深海養殖研發項目,獲得了挪威政府的大力支持。該裝備交付后,薩爾瑪集團將會大量投產以擴大三文魚產能。

    圖/中船重工





    深海漁場采用全鋼結構,直徑110m,箱體總容量20多萬立方米,結構總重6000多噸,周長346m,抗12級臺風。突破了挪威傳統近海養殖海域限制,可在開放海域100米至300米水深區域進行三文魚養殖,工作配員僅7人,設計養魚量150萬條,設計死亡率低于2%,設計壽命25年,不僅可以解決近海養殖的環保問題,還能抵御惡劣海況。

    ▲武船建造的世界最大智能化深海養殖漁場。圖/中國海工平臺及裝備 手機App





    該項目嚴格按照HSE質量標準和海工標準建造,在中柱頂部配備有控制室、居住單元、生活用品及喂食魚類的自動化設備。具備遠海魚類養殖與輸送、飼料儲藏與投放、智能化管理與運營等功能。搭載有全球最先進、最現代化的三文魚智能養殖系統、自動化保障系統和高端深海運營管理系統及對應子系統,安裝各類傳感器2萬余個,水下水上監控設備100余個,生物光源100余個,首次融入了生物學、工學、電學、計算機等技術,將復雜的養殖過程控制變得簡單而準確。

    圖/中船重工





    龍船了解到,國內企業中,中集來福士也有承接相關的項目,不過與武船的上述項目還有差別,中集來福士的項目是海洋牧場,平臺型長在20米到30多米,國內僅有的3座自主研發的多功能海洋牧場平臺均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交付。在剛剛過去的4月20日,又開工了一座海洋牧場平臺。此外,在本月挪威首相訪華期間,中集來福士與挪威Ocean Aquafarms AS公司簽署了5座Hex Box養殖網箱建造,潛在價值高達2.5億美元。

    武船和中集來福是目前國內具有較大規模的海洋養殖平臺設計和建造商,現在造船海工市場不景氣,多方位拓展業務方向也是趨勢,至于未來會不會有新的海洋產業崛起,我們試目以待。

    來源:龍de船人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