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脫泰坦尼克魅影,“北冕號”再敲郵輪安全警鐘

    阿根廷時間11月18日,南極游郵輪龐洛“北冕號”在南大西洋海上起火,船體側傾,257名船員和游客遇險,游客中有100多名中國人。

    所幸的是,事故發生后,船方迅速采取疏導、救援措施,呼叫國際救援,同時將游客分批安置到救生船及救生筏上,放到海上避險,使得事故得到控制,沒有人員傷亡。

    “北冕號”事件雖無人員傷亡,但卻再一次昭告了郵輪安全的重要性。提到郵輪遇險,不免要提到曾震驚全球的泰坦尼克災難,也不禁要問:郵輪、客輪等的安全問題到底出在哪里?該如何保障?

    郵輪、客輪遇險事件時有發生

    郵輪遇險,繞不開的話題便是當年的泰坦尼克事件:1912年4月,奧林匹克級郵輪泰坦尼克號開啟了處女航,不料中途撞上冰山后沉沒,致使1500人葬身大海。該沉船事件成為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災難。

    另一件被譽為“中國版泰坦尼克事件”的“太平輪事件”因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而家喻戶曉:1949年1月,由上海駛往臺灣基隆的中聯輪船公司客輪“太平輪”因超載、夜間航行未開航行燈而被撞沉,導致船上近千名紳士、名流罹難。





    其實,郵輪、客輪遇險事件多有發生:

    1914年5月29日,魁北克境內圣勞倫斯河上,行駛在濃霧中的“愛爾蘭皇后號”與一艘較小的“大都會號”相撞后沉沒,船上1477人中遇難1012人。

    1987年12月20日,“杜納巴茲號”渡輪在菲律賓海域與一艘油輪碰撞后沉沒。共有4341人被這場災難奪取了生命,僅有24名渡輪乘客和13名油輪船員從碰撞引發的大火中成功逃脫。

    2012年1月13日,載有4234名乘客的“歌詩達協和號”在意大利海岸擱淺,大量海水隨即涌入船體,導致郵輪側傾,5人遇難和多位乘客下落不明。

    2014年4月16日,載有476人的“歲月號”客輪在韓國全羅南道珍島郡屏風島以北海域意外進水并最終沉沒,僅有172人獲救。

    2015年6月1日晚,中國“東方之星”輪,在從南京駛往重慶途中突遇龍卷風,在長江中游湖北監利水域沉沒。客輪上共有454人,成功獲救12人,遇難442人。

    郵輪遇險原因,天災or人禍?

    上述節選案例可以看出,郵輪、客輪一旦遇險,人員傷亡多半十分慘重。既如此,先看看一些郵輪、客輪的遇險原因吧:

    首先拿泰坦尼克號來說,目前業界總結的遇難原因有以下幾點:

    • 瞭望員沒有及時看見北極冰山;
    • 二副失策使船體從側面撞上冰山,造成更大缺口;
    • 連接船體各部分的固定鉚釘是用摻有礦渣的劣質金屬制成;
    • 沒有配備足夠的救生小船,使得人們無法迅速逃生;
    • 沒有考慮到船的沉沒,只攜帶了禮花彈,沒有帶求救信號彈。

    再看韓國“歲月號”的沉船原因:

    • 客輪為了趕時間而高速運行;
    • 轉舵的操作有問題;
    • 船體曾被過度改造。

    最后再看我國的長江水難事件,多方分析認為,雖然東方之星遇難的直接原因是突遇龍卷風,但是船體曾經數次改裝導致結構改變,重心不穩;荊州市已經發布暴雨**預警,船長為了趕時間而沒有選擇拋錨停航等也都是水難發生的重要因素。

    上述郵輪遇險案例恐怕再次說明,郵輪災難雖有部分天災原因,但人禍因素的占比要重得多。

    在此,不禁要為此次“北冕號”的迅速疏導和及時救援點贊。

    中國郵輪旅游大熱,安全第一




    近年來,郵輪旅游在中國市場備受追捧,成幾何爆發式增長。因此,也吸引了皇家加勒比、嘉年華郵輪、公主郵輪、麗星郵輪等一批國際知名郵輪企業紛紛開船進華。

    中資企業也不甘落后,海航旅業、渤海輪渡、天海郵輪等中資企業,也開始從海外購買郵輪自主運營。專家指出,未來20年內,中國年郵輪旅游人數將突破1000萬人次,需要約100艘郵輪。

    郵輪旅游這么熱,安全問題怎么破?

    首先要說明的是,相較于其他旅游方式,郵輪是現代交通方式中安全系數最高的一種:速度適中、不存在繁忙的交通道路、航線可選擇度高,所以有郵輪航行的區域一定會是天氣、水流、地區局勢穩定的。此外,還有主管部門監管,以保障郵輪上救生艇位置和其他補給足夠每位客人支配。

    不過,沒有絕對的安全,全球的郵輪災難時有發生便是最好的佐證。面對“天災”,我們更多的是無能為力;但是對于“人禍”,我們能做的還有太多……

    希望郵輪公司提高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嚴格進行安全培訓;監管部門加強對郵輪公司的各方面審查;運營商不要惟利是圖,謹記安全第一;游客們也要增強主人翁意識,發現不合規事件立即投訴或向有關部門反映。

    來自遠東集結號 洋姜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