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船市仍處于深度調整期

    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5-12-2 11:10 編輯

    12月1日在上海舉行的2015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工信部的主題報告中顯示,當前船舶市場仍處在深度調整期,全球性運力過剩和造船產能過剩的情況短期之內難以得到根本緩解,國際造船市場供過于求的矛盾仍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存在。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發達經濟體復蘇仍不穩定,新興市場經濟總體表現疲弱,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多。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速有所放緩,但結構優化、動力轉換,都在有序推進,穩中有進和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變。

    世界經濟減速導致全球貿易持續低迷,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下跌,但是經濟全球化仍在深入發展,超大自由貿易區正逐步形成,特別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在加快,中國也在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預測“十三五”期間全球新船年均需求在8000-9000萬載重噸左右,世界造船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常態。

    市場熱點向技術復雜船型轉移,更多的市場增量將來自超大型集裝箱船、LNG船、LPG船、汽車運輸船、豪華游船等技術復雜船型。

    金融危機后,特別是“十二五”期間,隨著船舶市場和世界船舶工業格局深度調整,中國船舶工業進入增速減緩期、結構調整期和優勢重構期三期疊加的新階段。

    隨著我國勞動力、土地等各類要素成本進入集中上升期,依靠物質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擴張帶來的高增長已經難以為繼。

    與此同時,隨著世界船舶工業技術進步步伐的加快,科技創新對產業競爭的影響力日益突顯,以技術、管理和產業鏈升級為核心的新競爭優勢亟待構建。

    在市場不景氣的前提下,中國海洋強國建設及“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的實施為船舶工業發展創造了空間。

    以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重要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船舶工業結構調整的窗口期相重合,為我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創造了歷史機遇。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