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于香港舉行中期業績發布會。招商局港口董事會指出,上半年集團箱量突破五千萬標箱,同比增長8.9%,創下了歷史新紀錄。
招商局港口董事總經理白景濤指出,2017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延續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的復蘇趨勢中國進出口貿易表現良好,內需呈現恢復性增長。上半年港口項目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016萬TEU,比上同期增長8.9%;港口散雜貨業務完成吞吐量2.49億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4.6%。截至2017年6月30日,由于全球貿易回升,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的收入貢獻增加,集體收入較上年同期上升14.5%,至港幣242.88億元。
在中國內地業務方面,由于上半年主要受益于制造業和貿易領域周期性復蘇影響,中國區域經濟表現出較好的增長態勢。在深圳母港建設方面,集團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各項基礎工作穩步進行。西部港區的硬件升級方面,銅鼓航道二期及西部公共出海航道已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媽灣智能港”項目已完成前期所有準備工作。提升深西母港智慧管理水平方面, E-port項目順利推進,二期已啟動建設;貿易通關便利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前海子平臺已正式上線。
在海內外港口布局方面,集團均有重大突破,實現多方共贏。首先在海外拓展方面,集團于今年7月29日簽訂漢班托塔港的特許經營協議,進一步深化斯里蘭卡海外母港建設。未來漢班托塔港將會與科倫坡港形成協同效應,推動斯里蘭卡港口航運業的全面發展。另外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碼頭于5月24日正式開港,將帶動更多滾裝船與散雜貨裝卸業務。集團結合不同地區的發展潛力及優勢積極參與其港口及港口相關業務的規劃與建設。其次在國內港口布局方面,集團于今年4月10日簽訂增資擴股協議,收購汕頭港務集團有限公司60%股權,進一步增強華南地區的港口網絡。該項目已于2017年8月9日完成交易。同時持續關注國內港口整合以及港城協調發展中的機遇,拓寬國內港口布局,優化國內港口資源結構,結合不同區域的港口條件及不同的腹地資源情況,設計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
創新發展方面,上半年“互聯網+港口”業務模式創新有序推進,積極拓展與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宗糧食電子交易平臺、與億贊普集團合資成立的絲路億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項目。集團也設立創新專項工作組,推進以港口業務為核心的綜合港口生態圈建設,加強與港口相關參與方的協同與合作,通過業務模式創新、跨界融合等,增強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向港口價值鏈中高端延伸,實現從碼頭運營商向港口綜合服務商的轉型。
與此同時,集團也加強綠色港口建設,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截止目前,集團已投資約共7,700萬元人民幣,建設以清潔能源和綠電驅動為特色的綠色、高效、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現代化集裝箱港區。集團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融于社會公益中。旗下斯里蘭卡CICT碼頭攜手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向當地捐贈了價值共計750萬盧比的救援物資,以幫助斯里蘭卡洪水和山體滑坡地區受災民眾度過難關;同時繼續開展“共鑄藍色夢想——招商局一帶一路光明行”無償手術,將使154名當地貧苦白內障患者重獲光明。
展望下半年,航運業回暖,預計全年業務恢復性增長。航運業需求回升,集裝箱運輸集中度持續加深,散雜貨運力利用率預計將好轉,構成年度運價向上彈性放大的重要條件,行業結構性復蘇已經啟動,三季度是集運傳統旺季,四季度是干散貨傳統旺季,行業復蘇更值得期待。港口行業受益航運業回暖,預計全年恢復性增長。
來源: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