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7-9-12 13:42 編輯
今天(11日)9點左右,青島造船廠300多名在職員工在廠區門口集合,手中拉起三條大橫福——“抵建龍,擁政府,保軍品建造,保青船品牌”、“欠薪欠費11個月,棄之不顧,建龍你在哪!!!”、“吸取‘通鋼’教訓,堅決抵制建龍”。這三條橫幅代表了青島造船廠僅存的幾百名員工的主流心聲,他們堅決抵制大股東北京建龍重工集團再次介入青船重組,所以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抗議。
龍船從報料人處了解到,員工之所以抵制建龍集團,主要原因是建龍集團在船廠困難時期對青船不管不顧,現在又想重新接管,員工極為不滿,才有了上述一幕。
橫幅中提到的通鋼指的是“通鋼事件”,報料人說,員工認為青船正被建龍集團以同樣的方式套路。
通鋼事件
2005年到2008年,建龍集團首次入股長春通鋼集團,但在2009年年初退出,通過一進一出獲得吉林精品鋼基地和通鋼原有的礦山所有權,并將進口鐵精粉造成的巨額虧損轉嫁給通鋼集團。
2009年,建龍集團宣布將再次持有通鋼集團66%股份,部分職工進行抗議,期間,建龍集團委派的通鋼集團總經理陳國君被職工毆打并推下樓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事件以吉林省政府宣布終止重組方案:建龍退出,永不再參與通鋼重組結束。
青船陷入困境,大股東“消失”
報料人表示,去年8月爆發大規模討薪事件時,建龍集團完全沒有要處理的意愿,更是在之后的幾個月內,建龍集團派往青船的管理層逐漸“消失不見”了,完全將青船棄之不顧。
龍船從另一位報料人處了解到,青船從2015年12月到去年7月持續拖欠薪資,這期間建龍集團占據青船的主導位置,去年8月份討薪事件爆發時,建龍集團承諾解決問題,按照持股比例承擔大約1.35億元的費用處理員工欠薪問題,但后來不僅沒有履行,更是完全撒手不管了,建龍系的管理層完全不處理員工訴求,逐漸離開。討薪事件后,華通開始陸續墊付員工工資,并支持軍品繼續生產,9月份開始,情況有所好轉,但青船的問題已經積重難返。
- 2016年12月14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青船破產重整一案。
- 2017年4月11日、12日,青船、青島揚帆重整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分別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兩家公司債權人共計申報債權100億元,最終確認了37.09億元,其中青船申報了26億元,確認12.59億元;青島揚帆申報64億元,確認24.5億元。
- 2017年7月10日,青船管理人發布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希望通過引入投資人的方式向青船注入資金、恢復正常生產,并協助公司完成重整。
青船重整,建龍想再插一腳
報料人告訴龍船,員工聽說青船重組期間可能會有投標,建龍集團看到青船重組之后債務減少,又想利用子公司參與競標,從而再次接手青船,但有了上述前車之鑒,員工不想建龍集團再參與管理工作。
目前,青船的民船項目已經完全停止,只有不到10條軍品在造,未來的走向也極不明朗。
68年老牌船企
擁有68年歷史的青島造船廠是一家老牌船廠,是建國后青島首批重工企業,曾經是全國惟一一家生產水面戰斗艦艇的地方企業。
青船前身為國營青島造船廠,始建于1949年,2008年,建龍集團就有意入股青島造船廠,2009年,向青島造船廠注資一億元,2010年經過改制,成立青島造船廠有限公司,建龍集團與華通集團分別持股78%和22%,并在同年完成了船廠的搬遷改造。
青船能否順利得到注資,報料人談到青船的優勢,他認為青船有老牌船企的基礎,新的廠區硬件設施更好,可以造軍品也是一大優勢,此外,今年一月份,同位于即墨市的女島港將升級為國家一類口岸,這對青船未來的發展極為有利。
對于員工集合抗議建龍集團,青船辦公室人員表示并不知情,至于重組進程則需要等法院通知。
建龍集團據建龍集團官網資料顯示,該集團有鋼鐵、船運、機電、資源等產業,但官網發布的信息中鋼鐵類消息占據多數。官網最新一條消息稱,建龍集團位列2016年世界25大鋼廠粗鋼產量排名第17位,比上年度上升了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