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2-1 16:33 編輯
去年年初的時候,業界就盛傳中集和招商局集團的海工業務將整合。當時,中集集團董事長和招商局集團董事長同為李建紅。
去年11月底,有消息稱中集正在整合旗下的煙臺、龍口、海陽三大基地,以及瑞典的Bassoe Tech、煙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上海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三個設計公司,籌備成立中集海工控股公司。同時,11月23日的中集新加坡公司董事會任命王建中擔任煙臺中集來福士海工總裁。王建中此前是李建紅的秘書。
12月28日晚,中集集團公告稱,董事長李建紅因工作安排原因,辭去中集集團董事長、董事及在各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的全部職務。李建紅仍然擔任招商局集團的董事長。招商局集團副總經理王宏擔任中集集團新一任董事長,此前王宏一直任中集集團非執行董事。
目前,招商局集團持有中集集團25.54%股權,是中集的第一大股東。
種種跡象表明,招商局集團和中集正在就海工業務整合作準備。而龍船也從業內渠道獲悉,招商局正與中集就合并海工業務進行深入蹉商。
合并可能有多大?
中集在山東擁有煙臺、龍口、海陽三大基地,以及新收購的南通太平洋基地(中集擁有控股權)。招商局集團在深圳和江蘇海門擁有兩個基地。
對于雙方業務來說,中集海工多年來專注于深水半潛平臺業務,目前深水半潛平臺已交付9座(包括7座鉆井平臺和2座起重生活平臺),在建6座(包括5座鉆井平臺和1座生活平臺),中集來福士在建的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占全球23%市場份額。
中集海工利器:20000噸泰山吊
而招商局重工多年來更專注于淺水自升式平臺方面,據統計,招商局重工已交付5座自升式鉆井平臺,在建19座自升式鉆井平臺,是全球建造CJ46自升式鉆井平臺最多的船廠。
招商局重工拳頭產品:CJ46
從業務結構看,中集海工和招商局海工主營產品線不重疊(雖然中集來福士也有自升式平臺產品,招商局也有半潛平臺產品,但顯然不是雙方的主營產品),如果真的合并,業內將產生一個“超級海工巨頭”。
中國船廠以低端產品起家,近年來雖然一直在與新加坡和韓國的對手爭奪海工訂單,但當涉及到建造更復雜的海工裝備比如深水鉆井船時,船東們往往會選擇看起來更靠譜的韓國船廠或新加坡船廠。
新加坡裕廊船廠建造的深水鉆井船
中集和招商局海工業務一旦整合,有望提升中國船廠在高端海工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目前中央正在大力推進“去產能”,對于虧損面不斷加大的央企國企來說,重組已成為最好的出路。此前南車北車合并、中遠中海整合,已經表明,大型國企央企資源整合已經是大勢所趨。
目前有業內消息人士稱,合并蹉商進展順利。顯然,相對于一直傳言的“南船”、“北船”合并,中集和招商局集團的海工業務整合,難度更小,也更靠譜。
注:龍de船人網站獨家原創,轉載須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