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建議全球現役船舶推行強制性效率準則

    ​據《韓國商報》報道,中國和巴西向國際海事組織(IMO)提交了一份文件,支持在全球現存60000艘現役船舶實施強制性效率準則,而不是以每25年至30年的緩慢速度用新造船實現船舶更替。

    以法國、丹麥、德國、太平洋小島國、智利以及墨西哥為代表的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支持這類措施,而中國也增強了對這些措施的外交支持力度。

    中國和巴西于今年早些時候提交的文件稱:“擬議的基于目標的強制性評級機制將促使船舶通過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提高船舶運營性能。這一機制的優點在于能夠靈活地選擇恰當的方法來實現目標,同時港口以及船舶的其他利益相關方可以實施可能的激勵策略實現船舶更優異的性能。對于性能較差的船舶,可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從而確保實現最初戰略的目標水平。”

    中國的提議缺少執行方面的細節,但專家表示,在新冠病毒疫情之后國際海事組織將恢復會議,具體措施將在談判中敲定。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貨物出口國和造船國,在國際海事組織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2018年,中國對于國際海事組織實施降低溫室氣體(GHG)排放的初步戰略起著至著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認為運營效率措施是加快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佳方式,因為它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勵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措施的實施、優化港口調用、改造更平滑的船體、安裝最新的推進器、氣泡潤滑系統、風力輔助翼帆以及使用新型燃料等。

    清潔海運聯盟中的非政府組織已經提交了他們基于目標的運營效率改善計劃,該計劃更具雄心,與全球控溫1.5攝氏度的目標相一致。他們表示將在2030年前將碳強度提高80%左右。

    由于英國受新冠病毒影響而封鎖,國際海事組織的下一次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會議暫時擱置。在聯合國恢復正常業務后,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將召開會議,討論降低海運碳排放的短期措施。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