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旅游業因新冠病毒疫情受到重創,近年來欣欣向榮的郵輪業更是首當其沖。目前,隨著疫情趨緩,郵輪業者正為行業的復蘇做準備。對這個價值數十億的產業來說,按下重啟鍵后,面臨的是艱巨考驗。
疫情在國際郵輪環境屢生連鎖效應
據德國之聲報道,郵輪業正在努力恢復運營。但接連兩家郵輪公司在不到24小時之內傳出因工作人員染疫而取消航線的消息,為這一產業的復蘇投下了一道陰影。
先是愛達郵輪(Aida Cruises )取消了8月上旬波羅的海迷你郵輪行程,因為11名工作人員被檢測出感染了新冠病毒,并且航程沒有得到意大利當局的批準;此后,挪威海達路德郵輪公司(Hurtigruten)暫時叫停了了三艘探險郵輪的所有行程。原因是,阿蒙森號(Roald Amundsen)的36名工作人員以及多名游客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
挪威海達路德郵輪公司去年接待了大約3000萬游客,其中大部份來自美國。遠途郵輪旅行的歐洲人中,最多的是德國人。
報道說,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前,郵輪旅游是全球各地最受歡迎的度假和休閑方式之一。在新冠危機給郵輪業者造成沖創的幾個月里,世界上多艘郵輪發生被拒絕入港,乘客不得下船甚至必須在船上隔離的情況。諸如此類的新聞使郵輪業如同遭遇一場噩夢。
與此同時,新冠病毒疫情繼續沖擊著郵輪業。海事新聞網站gCaptain報道稱,美國郵輪公司”公主郵輪”(Princess Cruises)暫停航行的時間將比原定更長。
該公司總裁斯瓦茲(Jan Swartz)在視頻中宣布,旗下郵輪到6月30日都不會航行。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對所有郵輪下達長達百日的”禁航令”。
今年二月,美國的“鉆石公主號”(Diamond Princess)因為新冠病毒登上國際頭條。當時郵輪上有數百名乘客感染新冠肺炎,并死亡十多人。
業界人士指出,在郵輪環境中,由于航行持續時間長、人員密度相對較高、環境相對封閉等原因,郵輪內部形成的微小氣候相對滯濁。所謂微小氣候,是指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空間范圍內的氣候水平,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流動等因素。在這種微小氣候相對滯濁的環境下,新冠肺炎等空氣傳播疾病的感染風險系數將增大。在船上醫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將是一場噩夢。
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預測,今年全球跨境旅游規模可能較去年下降60%至80%,郵輪行業的游客數量可能在600萬至1200萬之間。
郵輪迷迫不及待地想回到船上
最近一段時間里,世界各國都在思考如何令生活重回正軌。郵輪業也不例外。為了防止染疫情況的發生,德國當局、港口城市和德國三家郵輪公司愛達郵輪、赫伯羅特郵輪(Hapag-Lloyd Cruises)和途易郵輪(Tui Cruises)達成了協議:初步規定從德國港口出發的郵輪不設港口停靠,大幅度減少客運量。郵輪再次載客出航前,所有船員須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工作人員必須接受新冠檢測。
途易郵輪重啟運營受到外界關注。美國的嘉年華郵輪公司(Carnival Cruise Lines) 和意大利歌詩達郵輪(Costa Crociere)的航海旅游都還沒拿到監管部門的批準,依然處在停擺中。
途易試探性的運營是一場不允許出錯的冒險。如果發生像“鉆石公主號” 郵輪那樣爆發連環感染事件,后果將不堪設想。
盡管出現了取消航線的消息,業界觀察人士德國不萊梅哈芬應用科學大學的帕帕薩納西斯(Alexis Papathanassis)仍然態度樂觀:“透明的溝通以及嚴格遵守防疫措施都是重回正軌的正確途徑。”
德國大型郵輪收到的訂單數字也證實了這一點。很多郵輪迷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到船上。愛達郵輪也證實,從網絡訂位平臺(Travelbook)上的訂位需求看來,消費者對明年的郵輪旅游興趣不減。愛達郵輪發言人透露:”2021年夏季旅游詢問度特別高,其次是2020/2021年冬季旅游。”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美國的網絡訂票系統接到的2021年訂單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四成。
途易郵輪發言人格勒內邁爾(Friederike Grönemeyer)也充滿信心地展望未來:”雖然市場營銷活動減少,但我們已經接到秋季和冬季的新訂單,甚至還有2021年春季的。沒有跡象顯示客戶信任度或郵輪旅游的形象出現根本問題。”
一位郵輪粉絲兼博主在途易郵輪預訂了“邁希夫2號”( Mein Schiff 2號)為期三天的迷你之旅,幾天前順利進行,從漢堡經克里斯蒂安桑(Kristiansand) 進入到挪威再返程,期間不做停留。據稱這是他第64次乘船遠航。不過,也可能是他經歷的最特別的一次。
這艘大型郵輪上大約有1200名乘客,800名船員。一開始大家就被告知要測體溫。每天早上都要測。甲板上下都擺放了免洗消毒液。人與人之間要保持1.5米的距離,椅子和躺椅也要保持這個距離。在空間狹小的地方,比如船艙走廊或電梯里必須戴上口罩。迪廳和桑拿不開放。梅爾策說,船上并不擠。畢竟這艘郵輪可容納近3000名游客,但現在船上的客人還不到這規模的一半。
業界對前景抱樂觀看法
就在柏林宣布德國如何逐步解除封鎖的策略之際,德國邁爾造船廠(Meyer Werft)老板伯納德·邁爾(Bernhard Meyer)公開發聲。邁爾在一只視頻中抱怨,目前不需要新船,邁爾船廠必須將新的造船合同延展到未來四年內。”我們必須考慮在所有部門實施短時工作甚至裁員。”
邁爾船廠的信息部門主管對地方報紙《雷德蘭報》(Rheiderland Zeitung)透露了確切數字:”一般我們每日會有約1萬至1萬2000名員工在船廠內,現在只有6000人。 ”
其競爭對手、位于不來梅哈芬的勞埃德造船廠(Lloyd Werft)的態度則較為從容。勞埃德造船廠在給德國之聲的書面回覆中寫道,該公司正在進行”一個長達100多米的超級游艇訂單,但沒有接到郵輪訂單”。
勞埃德船廠”目前沒有注意到有訂單被取消,但有兩艘船受到疫情影響改變航行時間,將延后數周抵達船廠” 。此外,總部位于波恩的鳳凰旅游(Phoenix Reisen)旗下的知名郵輪阿瑪德亞號(MS Amadea)正在不來梅哈芬接受檢修。阿瑪德亞號曾是德國電視劇《夢之船》(Das Traumschiff )的拍攝場景,在德國頗負盛名。
漢堡郵輪旅游業務公司途易郵輪(Tui)也是邁爾船廠的客戶。途易郵輪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透露,該公司并未取消訂單或解除合約。目前途易郵輪預訂了三艘新船。”麥希夫7號”(Mein Schiff 7)將由邁爾船廠位于芬蘭圖爾庫的工廠制造,另外兩艘船則交由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廠(Fincantieri)生產。
勞埃德造船廠的格勞登茲(Marco Graudenz)對前景抱持樂觀看法。他認為,新冠肺炎肯定無法改變人們度假的需求。”等到研發出疫苗后,會有更多人想去旅游。”
消息稱,聯邦政府正在思考支持郵輪業的方式。德國經濟部已表示,針對如何免除船運公司通過”出口信貸國家擔保”進行融資的郵輪債務,為在德制造郵輪提供約250億歐元的融資承諾。德國、法國、芬蘭、意大利和挪威已經取得一致,以防止發生”償付危機”。
德國海事部長布萊克曼(Norbert Brackmann)表示,如此一來將能穩定歐洲船廠之間的生意關系。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是保護歐洲造船業及其供應鏈中的成千上萬個工作崗位。
“這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的客戶,而且是正確的第一步。”邁爾船廠的發言人對《威悉信使報》(Weser Kurier)如是說。但該名發言人認為措施的效用有限,長期下來無法彌補郵輪業市場的停滯。
據報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圍內的客輪生意一落千丈。原因是:泛美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的嶄新客機開啟了跨大西洋航線,人們花在旅途上的時間縮短了很多。不少原本坐船出行的人選擇乘坐飛機。不過聰明的郵輪公司和旅游公司將橫渡大西洋打造成全新的旅游體驗,請知名藝術家在郵輪上進行表演,高級餐廳推出8道菜的套餐,客人還可以在船上欣賞到珠寶商的高級珠寶。
行業觀察家帕帕薩納西斯(Alexis Papathanassis)認為,這種創意為受到破產、疫情重創的郵輪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他認為,計劃中的第二階段是,如果放寬旅行限制,港口實施防疫措施,就逐步恢復停靠港口。第三階段將全部恢復正常運營。
帕帕薩納西斯表示,“在這個新的起點,航運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物流和運營挑戰“。不過如果有一個行業能做到這點,那么必定是郵輪業。這位45歲的教授深信郵輪業有能力應對各種危機:“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郵輪也是在危機中誕生,然后獲得成功。船長們和郵輪有勇氣,也有創造力來應對這場風暴。”
來源: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