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位石油大咖在“劍橋能源周”說了啥

    第35屆劍橋能源周(IHS CERAWeek)2月22~26日在美國休斯敦舉辦,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名政府官員、能源企業高管、咨詢公司和金融機構分析師以及學者出席活動,與會代表涉及油、氣、煤、電、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多個領域。

    與會代表圍繞如何應對低油價挑戰,廣泛交流對市場前景、投資、成本、技術、監管政策與地緣政治等議題的看法,回應巴黎氣候大會提出的環境關切,探討新的競爭策略和新的工業結構。

    1. CERAWeek上的中國聲音

    劍橋能源周5天會議安排了120多場主旨演講、圓桌會議及戰略對話,會議安排超過300位演講嘉賓發言。中方演講嘉賓包括:中國石油董事長王宜林、國家電網總經理董事長劉振亞、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錢興坤、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專家丁峰、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劉靈麗、外交部對外政策顧問組成員吳建民等。他們演講的話題涉及:中國石油企業的轉型升級、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的石油需求展望、非洲油氣上游業、煉油業未來以及中國“一帶一路”構想等。

    中國石油董事長王宜林說,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已步入新常態,但中國依然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石油將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秉持開放精神和互利共贏理念,致力于與各國企業擴大合作,發揮負責任的建設性作用,努力成為全球同行的優選合作伙伴。

    對于中國未來的石油需求狀況,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錢興坤分析說,過去15年,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長率、石油消費強度和消費彈性系數均在下降,未來中國的需求將會維持一個中低速的增長態勢,石油消費需求將呈現低增長、低消費和低污染的特征。

    2. 悲觀還是樂觀

    科威特前石油部長薩巴赫聯想起上世紀80年代中期油價下跌說,那時油價跌到5美元/桶,為了保證國家現金流,“原油價格便宜也得賣,政府指望著石油收入,我們真的別無選擇”。當前石油市場過剩不會馬上消退,他估計擺脫當前低迷行情要等7~10年。

    墨西哥國油出口貿易主管拉霍斯也說,主要石油生產商僅靠減產無力應對當前供應過剩,需求不確定因素主要看中國,供應不確定因素主要在美國頁巖油。全球經濟減緩,復蘇將延遲到明年或更晚,盡管如此,今年油價有可能穩在45~65美元/桶。

    與多數悲觀論調不同,挪威國油(美國)公司總裁賴伊坦說,油價下跌每20年發生一次,當下是一個機會,否則你就沒有緊迫感,下一個10年的贏家要在當下塑造。公司要對頁巖和深水項目進行調整,尋求資本最佳配置,能靈活地應對一定油價區間。作為挪威國油前CFO,賴伊坦對前景樂觀,認為市場未來要吃緊,石油需求會很大。

    3. 歐佩克PK頁巖油

    歐佩克秘書長巴德利說:“我們不知道如何與美國頁巖油業共生。”控制著全球40%原油產量的歐佩克,從未遇到像美國頁巖油那樣,能快速應對油價變化的供應源。油價稍有增加,頁巖油減產就馬上恢復。預計,美國頁巖油今年減產60萬桶/日,明年再減產20萬桶/日,但2018年將會增加。即使保持低油價,2015~2021年美國原油產量將增加130萬桶/日。

    但作為巴肯地區頁巖油的主要生產者,赫斯公司CEO赫斯說,頁巖油并不像歐佩克所擔心的那樣“反應迅速”,恢復生產需要足夠的鉆機和人員回歸重啟生產。此外還有財務問題,公司13年來首次虧損,因此先要解決虧損問題,才能再度投資。

    最近,歐佩克與俄羅斯同意凍結1月產量水平,另有其他產油國附和。巴德利說,新政策要經過三四個月的評估,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成功,再決定未來的步驟。低油價使公司過度削減新開發項目開支,從而播下未來“極高油價的種子”。道理很簡單:現在沒投資,未來就沒供應;市場沒供應,價格就會走高。

    4. “超大”將會怎樣

    殼牌以640億美元并購BG做大,埃克森美孚收購頁巖區塊穩定擴張,二者已成為“國際超大石油公司”。與它們相比,雪佛龍、道達爾、BP、康菲和埃尼只能算中型國際大石油公司了。丹尼爾·耶金說,繼國際大石油公司時代之后,埃克森美孚與殼牌的擴張可能標志著石油工業的“下一章”。

    埃克森美孚CEO蒂勒森說,憑借現金流的規模和多元化,公司對整個周期都有投資信心。殼牌CEO范伯登也表示“我們無疑將看到最好的公司誕生”。埃克森美孚和殼牌去年現金流均超300億美元,油氣產量分別為400萬桶/日和370萬桶/日。兩公司都有龐大的煉油化工業務,下游收入幫助平衡了上游薄利生產。

    然而,油氣價格暴跌迫使兩公司削減開支,撤出一些高成本高風險的大項目。殼牌退出加拿大一個8萬桶/日的油砂項目,埃克森美孚去年投資減少了25%。高盛分析師維格納說,過去資本稀缺,規模很重要,做大有優勢,過去15年業界一直謀求做大。如今則需要靈活性、降低成本。伍德麥肯錫副總裁埃拉科特也認為,殼牌和埃克森美孚的問題在于規模太大,需要有較大項目運作。

    5. 中型公司怎么辦

    赫斯公司CEO赫斯說,公司去年赤字1000億美元,今年還會虧損1000億美元。30美元/桶油價干不了什么,最好還是讓原油留在地下,公司運作重在價值不在數量。公司目前只開2部鉆機,而兩年前開了17部。公司當前開支主要用于長期項目,如馬來西亞天然氣項目(2017年),墨西哥灣深水項目(2018年)。

    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CEO維爾馬說,公司遵循3條原則:維持資產負債表平衡,維持作業能力,維持長期增長選項。油氣行業是長期事業,但人人只考慮眼前。公司正在調整資產組合,只待市場恢復,他看好4個關鍵區域:俄羅斯、委內瑞拉、加拿大和拉美。

    阿根廷國油(TPF)CEO加盧西奧說,公司要持續尋求先進技術與合作伙伴。YPF當前伙伴主要是雪佛龍、陶氏化學和馬來西亞國油,我們也需要新的伙伴。“相信公司將成為走出低迷的大贏家,因為相比其他公司,YPF裁員不多、活動減少有限”。

    Suncor能源董事長兼CEO威廉姆斯說,加拿大油砂業的歷史不過10年,業界對油砂經濟理解還不深。公司幾乎脫離了一般意義的石油業,我們的業務不是勘探、開發、生產,而是長期資本投資項目,要持續理順項目,追求卓越經營,更多投入環境解決方案。

    6. 數字環境下技術創新

    BP集團新任副CEO麥凱說,業界當前處于35年來最嚴重下行通道,技術利用在此時十分重要。BP所做的每件事,實際上都與技術有某種聯系,要使技術發揮作用,必須實現一定的規模。BP特別著力于地震成像等生產技術,在沙特、加拿大尋找大型資源基地,近期按50~60美元/桶油價努力平衡現金流。

    康菲CEO蘭斯說,他經歷過6個下行周期,相信市場將會復蘇。公司今年計劃集中搞那些投產快、投入較少的項目,要以低成本、周期短的項目度過行業下行周期。信貸市場緊縮加大了公司的財務壓力,公司雖然裁員,但保留了技術實力,一旦油價恢復,就能運作主要項目。

    蘭斯說,康菲把當前作為提高員工技能的時機。業界借助大數據、云技術、分析技術、超級計算機,以較少的金錢獲得較多產量,提高效率和生產力,加強安全管理。重視數據是油氣文化的轉變,新數字環境可提供轉變路徑,數字化將通過協調公司和供應商,改變油氣商業模式,“我們要更加聰明地運用數據,其能力是難以想象的”。

    7. 企業需要創新型人才

    沙特阿美上游高級副總裁阿爾卡赫塔尼說,未來上游業的走向將取決于決策者、監管者和消費者的選擇。人力資源短缺十分嚴峻,員工年齡老化、老油田更加復雜,一旦市場需求恢復,人才緊缺就會凸顯。沙特阿美每年將幾百名學生送進頂級地學院校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過去 3年公司研發經費增加60%。

    經理人研究公司Egon Zehnder 主管古德曼說,下行周期很多公司降本減員,做艱難決策時往往處理不當,成為更多問題的根源。CEO們與董事會認識到,在低迷期仍要集中力量持續發展,現在
    招聘機會不多,但要識別公司中的高潛力者,即對事物協同運作有興趣的人、能與他人契合的人、推動事業有決心的人。公司需要有經驗的人,也需要后起之秀。

    要培養年輕人,讓他們承擔更多責任,高層領導要做好這件事。一個成功企業需要獨特的領導。在順利時,他能弄到更多資本來發展;在逆境中,他能在生存與未來發展之間尋求正確的平衡。這需要一套不同的技巧,關鍵時刻領導力非常重要。僅僅降成本不能戰勝低迷,必須找到提高生產力的途徑。

    創新是關鍵,公司需要能夠創新工藝過程的人,能夠創新思維幫助提高經營效率的人。油氣行業回暖時的機會在哪里?在商業拓展開發,在資產整合優化,在新晉中層管理。成功的企業是能在變化中應對自如,具有新思想和新組合的企業。

    來自華爾街見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