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的全球疫情讓很多商務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國際間談判難度大幅提高。不過也這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提醒世人,氣候變化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不得不面對的危機,人類碳達峰、碳中和處于關鍵的零界點,氫能發展進入快速道,反過來迫使化解氣候環境的相關業務的國際化項目向前推進。
中集
·合斯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視頻的方式完成了一項世界氫能行業重要的簽約儀式。
一個讓中集安瑞科股票上漲21.3%的消息
從2016年初次接觸到2021年3月2日簽訂合資協議,中集安瑞科(3899.HK)與 HexagonPurus(奧斯陸股票代碼: HPUR)經歷了長達5年的溝通,合資公司談判歷時1.5年,終于達成了這項合作協議:中集安瑞科全資子公司CIMC Hydrogen Energy與Hexagon Purus HK簽署合營協議,共同成立兩家合營公司。
合營公司將為中國及東南亞快速增長的高壓氫氣儲運的市場需求提供安全、經濟、高效的儲運解決方案。
因為疫情的緣故,這份合同先由各方代表簽字后寄往對方,然后合同于3月2日下午4:30通過視頻完成正式簽署。
3月2日當晚6點中集安瑞科在港交所發布公告,7點鐘,Hexagon Purus對全球投資者召開新聞發布會,3月3日中集安瑞科股價上漲21.3%。
中集安瑞科的新聞發布會于3月3日在中集集團舉行,公司總經理楊曉虎和副總經理楊葆英出席記者答辯會,并連線了Hexagon Purus首席執行官Morten Holum和亞洲區高級副總裁Frank Haberli。
一宗門當戶對的企業聯姻
早在2020年5月13日中集安瑞科就公布了其與挪威上市公司Hexagon Composites ASA公司在線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當時,并未引起市場任何波瀾,即使燃料電池板塊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也沒有太多人關注到這條可能影響世界氫能產業發展的重大消息。
這到底是兩家怎樣的企業呢?
中集安瑞科是中集集團(000039)旗下能源裝備公司,在香港上市,是國內天然氣儲運裝備的龍頭企業,國內管束車市場份額占到60-70%,LNG槽車的龍頭,也是國內車載氣瓶的主要供應商,具有天然氣加氣站和加氫站的整體工程能力。其在氣體儲運領域擁有的高壓低溫能力貫通了天然氣儲運服務的全產業鏈。
基于對清潔能源管理的能力和能源趨勢的判斷,中集安瑞科自2006年便開始涉足氫能儲運技術研究與制造,是目前國內供氫系統最重要的設備制造商之一。
就像無數重要但并不引人注目的零部件一樣,Hexagon Purus在中國并不為太多的人所知,但如果提到他們的客戶,就可謂家喻戶曉了,它們是:奔馳,豐田,現代……,還有一些客戶未來籍Hexagon Purus的核心能力來維持其市場競爭力,甚至不愿意公開供應商的名單。Hexagon Purus的大股東則是大名頂頂的三井株式會社。
不錯,Hexagon Purus就是當今世界領先的四型儲氫瓶和供氫系統的技術及設計提供商,一家來自挪威的氣體科技公司。
本次CIMC Hydrogen Energy與Hexagon Purus的合資有兩個實體:一家由Hexagon Purus HK擁有51%股權的高壓儲氫瓶合營公司;另一家由CIMC Hydrogen Energy擁有51%股權的供氫系統合營公司。
這是基于雙方都是上市公司需要并表的巧妙設計,如此一來兩家公司都可以獲得儲氫瓶并表的機會,而且前者體現了Hexagon Purus在核心技術上的能力,后者體現了中集安瑞科在制造與市場方面的核心能力。
兩家個實體一期計劃投資6.5億元,計劃設立年產能約為10萬個儲氫瓶的生產線,實際產量將逐步提升以達到最高產能。
合營公司將通過升級現有的生產設施來打造三型儲氫瓶的產能,三型瓶產品預計將于2021年產生收入貢獻。而四型儲氫瓶的生產設施建設預計最早將于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
儲氫技術影響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
今天,市場上關于氫燃料電池概念股已經變得耳熟能詳了,巴拉德系統、普拉格能源、尼古拉、濰柴動力、億華通、雄韜股份、美錦能源……,剛剛發布招股說明書的重塑股份也備受市場關注。
市場對燃料電池情有獨鐘,對催化劑、碳紙、質子交換膜、膜電極、雙極板、電堆、系統每一個環節都有關注,中國燃料電池的瓶頸似乎已經不大了,不過濰柴動力新能源業務部的工程師反復強調:“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安全、穩定的氫氣供應。”
燃料電池解決氫氣發電問題,具體到車上就是讓車跑起來;而車上的氫氣儲量則是解決車能跑多遠的問題。中集
·合斯康正是基于解決氫氣供應中的難點問題,產品包括從25兆帕到95兆帕的四型瓶,氫氣儲存及運輸系統,以更輕的材料、更安全的儲存技術讓車跑得更遠。
世界能源的發展從固體(木材、煤炭)、到液體(石油)、到氣體(天然氣、氫氣),是一個能源質量越來越高,但能源介質越來越難管理的過程。氣體能源的應用正是基于儲運設備的技術突破。
天然氣的儲存運輸遠高于煤炭和石油,CNG、LNG技術的發展使得天然氣的規模化應用成為可能,而更加清潔、能量密度更高的氫氣儲運難度又增加了很多,氫氣是這個世界上最活潑的元素之一,跟很多元素在一起都容易發生化學反應,鋼瓶儲氫就可能產生“氫脆”,因此氫的輸運不僅要解決壓力問題,還要解決氫氣的穩定形問題。
氫氣的儲運技術決定了單位體積和單位重量氫氣承載量,燃料電池汽車的行駛里程有賴于車載瓶的儲存量。今天,日本Mirai二代850公里的續航里程、韓國現代NEXO810公里的續航里程,以及奔馳設計的1000公里續航里程的重卡正是基于 Hexagon四型瓶卓越的功能。
中國即將開啟四型瓶時代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天然氣和工業氣體的儲運都是鋼瓶,其特點是瓶子重量大,而且一旦氣體壓力超過鋼瓶的承受力就會引發爆炸,碳纖維的結構使得即使氣瓶壓力過剩,也只會爆裂,氫氣從縫隙里跑出來不會導致爆炸和碎片。
一型瓶:外殼和內膽都是鋼,1.2-1.5kg/升;二型瓶:用玻璃纖維包箍鋼包,0.7-1.4kg/升;三型瓶:全碳纖維包金屬膽,0.3-0.4kg/升;四型瓶:玻璃纖維/碳纖維全部包裝,0.25-0.35kg/升。
四型瓶具有抗腐蝕、抗氫脆、防泄漏、輕量化等特點,可以大大提高氫氣儲存的安全性,儲氫密度更高,綜合成本比三型瓶更低。
中集安瑞科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楊曉虎先生表示:”車載儲氫系統的發展趨勢為輕量化、低成本及低重容比,因此,三型瓶向四型瓶轉變是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合營公司的建立,使中集安瑞科的地緣優勢及豐富市場經驗與Hexagon Purus的雄厚技術實力相結合,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為合營公司搶占中國廣闊的氫能市場先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Hexagon Purus首席執行官Morten Holum先生則表示:“中國正逐漸成長為全球最重要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廣受認可的高壓四型瓶氫燃料存儲解決方案更符合中國要求的安全、先進和高成本效益的氫能源轉型趨勢。中集安瑞科和Hexagon Purus雙方都擁有為客戶提供國際化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優秀往績。”
Morten Holum說,中集安瑞科和Hexagon都在清潔能源儲運領域深耕20多年,雙方對清潔社會有美好的愿景和承諾,雙方的合作不僅是創造營收的良機,也是改變社會的良機。
目前三型瓶技術基本上已經突破,四型瓶成為氫氣發展重點攻關項目,國內外企業和研究機構對此都投注了不少精力和資金。
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目前主要是燃料電池企業在推動,從催化劑、質子交換膜到下游系統都有了比較大的突破,形成了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能力,但續航里程、氫氣供應的安全性還受制于儲運裝備,國內中集安瑞科、中材科技、中國海天和斯林達等都在積極研發。中集
·合斯康10萬個儲氫瓶投產更是為燃料電池產業化提供了條件,使得規模化制造成為可能。
2020年全球車載儲氫瓶大約2億美元左右,安瑞科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1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達到69億美元,是2020年的34.5倍,其中中國將達到27億美元,成為最大的需求市場。
勢銀預計,中國儲氫瓶市場在未來10年將以47.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025年燃料電池車保有量將達10萬輛,儲氫瓶市場規模可達人民幣39.2億元;2030年燃料電池車保有量將達100萬輛,儲氫瓶市場規模可達人民幣200億元。
雖然國內四型瓶已經有了一些基礎,但相比燃料電池企業,目前經過市場驗證的產品并不多,中集
·合斯康的量產為國內燃料電池汽車四型瓶供應提供了保障,隨著規模的增長,燃料電池領域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不斷降低成本,四型瓶的成本也會隨著國產碳纖維和自身規模的擴大不斷降低,行業發展正在進入良性循環的上升通道。
來源:“產業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