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正式發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海纜維修船舶“國船國造”,加強海纜維修船舶配備,提升海上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根據規劃,我國將推動建造2艘我國自有海纜維修船,并建設東海、南海兩個國家級海纜保障基地。
規劃明確,到2025年,我國信息通信行業預期收入達4.3萬億元,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累計投資預期達3.7萬億元。為此,規劃提出了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拓展數字化發展空間、構建新型行業管理體系、全面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強跨地域跨行業統籌協調等等五個方面26項發展重點,并通過專欄形式提出了21項工程。
“南電監查01”號資料圖/來源:桂船公司官方微信
規劃提出,構建通達全球的信息基礎設施,強化海陸纜建設頂層設計,優化海纜登陸站規劃布局,統籌北美、歐洲等重要方向海纜建設,暢通中西亞、東南亞、南亞和歐洲方向國際海陸纜通道;建立健全海纜保護、維修應急機制和應急保護體系,建立企業之間海纜互備共享機制,增強通信海纜應急修復和運行監測能力;以基礎電信業為主體,建設國家海纜維修中心,支持海纜維修船舶“國船國造”,加強海纜維修船舶配備,提升海上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
“南電監查01”號資料圖/來源:桂船公司官方微信
規劃明確,實施國際海陸纜建設及保護工程,要求加大海纜保護力度,推動建造兩艘我國自有海纜維修船,建設東海、南海兩個國家級海纜保障基地,具備同時處理六件通信海纜故障的能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纜施工和維修力量。
此外,規劃還提出,加快布局衛星通信,鼓勵衛星通信應用創新,促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信息通信領域規模化應用,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應急、交通能源等領域推廣應用;優化產業園區、港口、廠礦等場景5G覆蓋,推廣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
來源:中國船舶報 CSN